1989年,82岁的老汉突然服毒自杀,由于他生前从不与人结仇,且子孙满堂,所以大家觉得他死得蹊跷,于是就向公安局报了案,没想到这一查竟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1989年的春天,云南瓜雄村平静如常。82岁的冯仁杰是个不起眼的老头,拄着拐杖,每天慢悠悠地在村里转悠。他为人随和,家里儿女成群,孙子绕膝,村里人提起他都说是个好老人。可就在这一年的某天,他突然服毒自杀了。消息传开,村里炸了锅——这老头没病没灾,日子过得好好的,怎么就想不开了呢? 村民们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他生前没跟谁红过脸,家里也没听说有什么矛盾。疑惑之下,有人提议报案,看看是不是有什么隐情。公安局接到报案后,派人来查,这一查不要紧,竟挖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真相:冯仁杰不是普通老头,他是四川江安县臭名昭著的土匪头子马端如,逃亡40年后隐姓埋名藏在这里。 马端如的过去得从头说起。他1907年出生在四川江安县一个穷苦人家,家里靠父亲弹棉花糊口,日子紧巴巴的。他小时候挺聪明,读过几年书,家里都盼着他能出人头地。可惜15岁那年,父亲病死了,他只能辍学挑起养家的担子。后来靠亲戚介绍,他在乡镇学校当了教书先生,但没干多久就被校长挤走了。这件事对他打击不小,也让他对世道的不公有了怨气。 之后,他进了江安县的警察队伍。凭着脑子活络,他混得不错,几年就升到中队长,手底下管着几十号人。有了权,他没想着为老百姓干点好事,反而干起了贩卖鸦片的勾当。他跟云南的地主江家明搭上线,组织人手运送鸦片,赚了不少黑钱。不仅如此,他还带队围剿地下组织,手段毒辣,县里人提起他都怕。 1949年四川解放,他的日子不好过了。新政权一来,他这种人自然站不住脚。可他不甘心就这么垮台,拉了一帮残兵败将当土匪,很快凑了四千多人。国民党给他撑腰,封他为“川南军政区第七纵队司令”,提供枪支弹药,想让他跟解放军对着干。他带着队伍四处抢掠,烧房子,杀干部,闹得天怒人怨。但解放军剿匪不手软,他的队伍撑不了多久就散了。他靠着熟悉地形,躲进深山,后来逃到云南,借了个假身份“冯跃芝”,改名冯仁杰,在瓜雄村安了家。 他在村里装得像模像样,编了个可怜身世,骗了村民的信任。几十年下来,他娶妻生子,日子过得平静,村里没人怀疑他。直到1989年,一个从四川来的年轻人赖二娃在集市上认出了他。赖二娃小时候见过马端如,印象深刻。那天他盯着冯仁杰看了半天,觉得太像了,就试探着问了几句。冯仁杰死不承认,可心里已经慌了。赖二娃走后,他估计身份藏不住了,第二天就喝农药自杀了。 他死后,警方顺着线索查下去,找到赖二娃一问,才知道这老头就是马端如。消息传回四川,档案一翻,证据确凿。原来他这些年一直提心吊胆,生怕哪天暴露。赖二娃的出现就像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他。他用自杀逃了法律的审判,可也算为当年的罪行付了代价。 这事在瓜雄村传得沸沸扬扬。村民们怎么也想不到,和蔼的冯大爷竟是这样的狠角色。有老人回忆他喝醉时吹嘘过往,还以为是胡扯,现在想想全是真事。他的家人也懵了,老伴坐在家门口掉眼泪,儿女们不知道咋面对这真相,小孩儿们更是吓得不敢吱声。记者跑来采访,报纸上还登了“中国最后一个土匪落网”的标题。 警方查完后,确认他就是马端如,案子就这么结了。他的儿子马自生从四川赶来,在墓前站了半天,没说一句话。村里的年轻人拿这事当教训,老人则感慨世道变迁。这故事后来还被写进地方志,成了新中国剿匪胜利的一个注脚。 马端如这辈子,前半生作恶,后半生躲藏,最后用一条命给自己画了个句号。他的事让人唏嘘,也让人思考:人能逃得了一时,逃不了一世。历史这本账,迟早得算清楚。
我们小区有个姐姐,今年38岁,全职在家带娃5年,上个月突然出去上班了,一个月40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