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8月11日,江苏宿迁,男子进村挑独居老人聊天,假装公务人员下乡送慰问,

韫晓生 2025-08-15 11:17:28

[中国赞]8月11日,江苏宿迁,男子进村挑独居老人聊天,假装公务人员下乡送慰问,说国家给农村老人一人分5000块钱,让老人提供手机和证件,幸亏老人儿子在附近,及时制止!网友:这种骗子,真是丧尽天良,连腿脚不方便的老人也骗,真是没良心!   (信源:向播资讯——男子进村挑独居老人聊天,用“敬礼”拉近距离,为骗取老人信息)   一身西装,一个公文包,出现在江苏宿迁的宁静村庄里,这画面怎么看都有些突兀。当这名男子走到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独居老人面前,还庄重地敬了个礼时,这场景似乎又充满了敬意。   谁能想到,这竟是一场风暴的前奏?这副“公务人员下乡慰问”的面孔背后,究竟是国家关怀的温暖,还是一场针对善良与信任的无声掠夺?   骗子的剧本,谈不上多高明,却恶毒得精准。他把自己包装成国家派来的“好人”,抛出一个大到夸张的数字——“1200万亿专项资金”,再画一个甜蜜的饼:“老爷子,国家没忘了你们,每家发5000块福利!”这话,正好打在了农村老人对国家最朴素的信任上。   对辛苦了一辈子的老人来说,“国家发钱”这四个字,几乎就是不容置疑的真理。骗子也正是看透了这份纯粹,才敢如此明目张胆。   这个圈套之所以险些成功,每一步都踩在要害上。骗子下手前早就做足了功课,专挑那些子女不在身边、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因为这是最容易得手的“安全区”。   等老人还沉浸在“天降福利”的喜悦里,他马上就亮出底牌:“领钱要身份证、银行卡和智能手机,我帮您在手机上操作!”再加上一句“名额有限,今天不办就没了”,直接断了老人找人商量、核实的时间。   而老人特别是农村老人本来收成就不容易,而这些骗子却想用这种方法,将他们辛苦一辈子才得来的辛苦钱给骗走。真是没有良心。   要不是老人的儿子正好回家撞见,老人家一辈子的积蓄可能瞬间就被掏空,个人信息更会被拿去办贷款、办电话卡,后患无穷。   骗子固然狡猾,但这件事也揭开了一个让人心酸的现实:农村老人在信息时代面前,防线是何等脆弱。他们对国家和政府怀着近乎信仰般的信赖,一句“我是公家人”,就足以让他们卸下大部分防备。   而他们身处的环境相对闭塞,对花样翻新的骗术知之甚少,防范意识自然薄弱。更现实的是,大量农村老人过着独居或空巢的生活,精神上的孤独与生活上的无人照料,让他们成了骗子眼中最理想的“猎物”。   宿迁这位老人是幸运的,可这份幸运,恰恰反衬出无数其他独居老人身边,并没有一个能“及时赶回”的儿子。   这种专挑最弱者下手的骗局,自然引燃了公众的怒火,因为它直接挑战了社会的道德底线。不过,愤怒之余,法律的账也得一笔一笔算清楚。   骗子冒充国家工作人员,涉嫌“招摇撞骗罪”;骗取钱财,更是直指“诈骗罪”,哪怕是未遂,也逃不脱法律制裁。更重要的是,我国法律对欺诈老年人有明确的从重处罚规定。如果背后是团伙作案,那从望风、接送到洗钱,链条上的每一个人都跑不了。   惩罚骗子是必须的,但光靠事后惩罚还不够,更要建起一道防火墙。   这道墙,首先要从家庭筑起。子女“常回家看看”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守护父母的第一道防线。不妨把社会上真实的骗局当成故事讲给父母听,让他们记住,陌生人说的话都不要信,让转账的也都不能转。这些事情要反复叮嘱。让他们牢记心中。   当然,家庭的力量有限,社区和村委会的责任也少不了。村干部完全可以定期上门,把防骗知识送到独居老人家里,同时大声告诉所有村民:国家真发补贴,一定会通过村委会公开通知,绝不会有“专人”上门来要你的银行卡和密码。发动

0 阅读:130

猜你喜欢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