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特朗普送给中国一个“神助攻”,莫迪这一次输的一败涂地! 信源:环球时报——美国宣布“俾路支解放武装”为恐怖组织 国际舞台上,一幕幕看似荒诞的戏码正接连上演,其中透出的新逻辑,正颠覆着传统的地缘政治认知。一边,被华盛顿寄予厚望、一度定位为“印太战略关键伙伴”的印度,突然面临美国总统特朗普一记重拳,最高可达100%的关税壁垒骤然降临;另一边,美国国务院却出人意料地出手,将长期威胁中国在巴基斯坦安全利益的“俾路支解放武装”(BLA)列为恐怖组织,这无疑间接为中方清除了一个巨大障碍。 当媒体向特朗普追问为何对中国这个“主要竞争对手”采取如此截然不同的态度时,这位总统在镜头前支支吾吾,只勉强挤出一句模棱两可的话:“这可能发生!”同样是进口俄罗斯石油,中国获得了90天的关税缓冲期,而印度却遭受了毫不留情的打击。为何美国的霸权之手,在面对盟友和对手时,会展现出如此矛盾而又精明的计算? 曾几何时,印度还庆幸自己享受着“优惠”待遇,然而风云突变,唯独印度被直接拉高到50%。特朗普给出的理由是印度购买俄油在“资助战争”,可这个理由显然无法解释中国为何能获得豁免。而印度宣布的反制措施却微不足道,一份价值7.25亿美元的报复性关税清单,主要针对美国的坚果、苹果等农产品,被外界讽刺为“连特朗普的牙缝都填不满”,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作用。 就在巴方的陆军参谋长穆尼尔访美之后,美国国务院突然宣布将“俾路支解放武装”(BLA)及其“马吉德旅”分支正式列为“外国恐怖组织”。这一决定在国际层面上坐实了巴基斯坦长期以来对印度是BLA幕后支持者的指控,无疑是对印度战略信誉的直接挑战。 美国此举的深层意图是拉拢巴基斯坦,以获取丰富的铜、锂等战略矿产,以此应对中国在关键矿产领域的优势。这不仅削弱了印度在南亚地区的道义和战略优势,使得印度在中亚和南亚的区域博弈中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 然而,对于中国而言,美国的这些操作却仿佛是精心策划的“意外之喜”。首先是中巴经济走廊(CPEC)的安全屏障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加固。长期以来,BLA多次针对中方人员发动恐怖袭击,由于过去BLA未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定为恐怖组织,巴基斯坦的反恐行动常面临来自国际社会的所谓“人权”的指责。而通过美国的定性,巴方就终于可以正大光明地反击了,还能无意为中国在“一带一路”关键节点上的布局,扫清了一大障碍。 于是印度总理莫迪确认了七年来的首次访华行程,打破了中印边境问题长达五年的僵局。莫迪特意选择在天津出席上海合作组织(SCO)峰会,这既是多边外交的自然场合,更是向世界,尤其是向华盛顿展示印度战略自主的重要姿态。中印关系的意外回暖,无疑将显著增强该组织在全球事务中的影响力,使得以多边合作为核心的亚洲战略版图变得更加清晰。 那为什么特朗普敢对印度下狠手,却在面对中国时表现出明显的顾忌呢?在之前的贸易摩擦中,双方关税一度被互相拉高到三位数,但中国的反制态度从未软化,并且早已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而特朗普曾以为只要美国登高一呼,盟友们就会跟进与中国“脱钩”,但事实是,绝大多数国家,包括欧盟、日本和韩国这些美国的传统盟友,都在保持观望,甚至明确拒绝与中国经济切割。而且如果继续全面对华加征关税,将给美国自身带来难以承受的后果。 他的幕僚早已悄然警告,此举极有可能在美国国内引发一场突如其来的通胀危机,这将对2026年的总统大选造成致命打击。所以,特朗普那句“可能发生”的表态,更多是一种维持压力的姿态。但在真正动手之前,他必须反复盘算美国自己会遭到多大的反噬。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没有让亚洲国家屈服,反而激发了各国的战略觉醒。 一位印度网友的吐槽或许恰好点破了天机,他说:“我们花了这么多年时间讨好美国,到头来还不如中国这个‘对手’受到的待遇好。” 在波谲云诡的国际舞台上,尊严从来都只存在于自身实力所能覆盖的半径之内。未来,这种现象将如何改变全球力量的格局,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特朗普刚签完中美休战令,就导致大批官员考虑辞职,美富商含泪表示:一个时代告终。
【9评论】【3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