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台办正式官宣了!   发言人朱凤莲在近期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福建和金门之间的通

天天纪闻 2025-08-17 15:21:21

国台办正式官宣了!   发言人朱凤莲在近期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福建和金门之间的通电、通气、通桥工程前期技术准备已基本完成,这意味着金门老百姓很快就能用上大陆输送的电和天然气,还能开车或坐车通过大桥直接到厦门。   这个消息背后,其实是两岸多年来民生合作的延续和升级,也是国家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一步。   先从大家熟悉的供水工程说起。2018年8月5日,福建沿海地区向金门供水工程正式通水,这一项目彻底解决了金门长期缺水的难题。   截至2025年8月4日,福建累计向金门供水超过4300万吨,占金门自来水厂日常供水总量的81.9%,水质合格率100%,每天2.1万吨的稳定供水让金门乡亲再也不用担心没水用。   通水七年来,金门不仅地下水得到有效保护,旅游业和居民生活也更有保障,累计有2500多名台湾同胞参访供水工程,两岸交流因此多了一份实实在在的情感纽带。   如今,这种民生合作更进一步。根据2023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福建正积极推进与金门的通电、通气、通桥工程。   朱凤莲提到的前期技术准备基本完成,意味着这些工程已经跨过了最复杂的设计和论证阶段,接下来就是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比如大家最关心的厦金大桥,目前厦门段的建设正如火如荼。从高空俯瞰,海面上桩基林立,施工栈桥蜿蜒伸展,主跨928米的刘五店航道桥是福建省跨径最大的桥梁,也是首座全离岸式海中悬索桥。   今年1月锚碇钢沉井已沉放到位,主塔每周都在“节节高”,预计11月完工;   本岛的环岛路隧道工程也在6月启动盾构掘进,“厦金号”盾构机正在地下24米深处全速推进,预计两年内打通3.29公里的隧道。   按照计划,厦金大桥厦门段主线预计2026年具备通车条件,届时金门乡亲开车到厦门将不再需要坐船,时间大幅缩短。   除了大桥,通电和通气工程同样重要。金门目前的电力供应主要依赖台湾本岛,不仅成本高,稳定性也受限制。大陆的电力通过海底电缆输送到金门后,电价有望降低,供电可靠性将大大提升。   天然气方面,大陆的天然气资源丰富且价格稳定,通过管道输送到金门后,将替代部分传统能源,不仅环保,还能为金门的旅游业和食品加工业提供更经济的能源支持。   这些工程的实施,将让金门的能源结构更合理,居民生活成本降低,产业发展更有后劲。   从经济角度看,这些工程的影响更为深远。以旅游业为例,金门一直以自然风光和战地文化吸引游客,但受制于交通和能源条件,发展潜力尚未完全释放。   一旦大桥通车,厦门和金门将形成“半小时生活圈”,金门的旅游资源可以与厦门乃至福建全省的旅游线路串联起来,吸引更多大陆游客。   同时,稳定的能源供应将促进金门食品加工业的发展,金门高粱酒、贡糖等特产的生产规模有望扩大,通过大桥和“小三通”航线快速运往大陆市场。   此外,金门作为两岸经贸中转站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未来可能成为两岸双向贸易和投资的重要节点,为金门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   在两岸关系层面,这些工程更是意义非凡。从供水到供电、供气、通桥,每一项民生工程都体现了大陆对金门乡亲的关怀,是“两岸一家亲”理念的生动实践。   事实上,近年来两岸在民生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除了供水和“小三通”,大陆还推出了多项惠台政策,如台胞医保同等待遇、台企参与大陆基建等,这些举措让台湾同胞切实感受到了两岸融合发展的红利。   当然,这些工程的推进也并非一帆风顺。过去几年,民进党当局以防疫等为由,多次阻挠两岸交流,甚至暂停“小三通”客运航线,给金门乡亲的生活和经济带来不便。   但在金门民众的强烈呼吁下,“小三通”最终逐步恢复,今年厦金航线旅客量已突破100万人次,同比增长超45%,这说明两岸交流的趋势不可阻挡。   同样,通电、通气、通桥工程也面临一些政治干扰,但大陆和金门各界始终保持合作,排除干扰,努力将愿景变为现实。   总的来说,福建和金门之间的通电、通气、通桥工程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这些工程不仅将改善金门乡亲的生活,促进金门的经济发展,更将为两岸融合发展提供新的范例。   从供水到“三通”,我们看到的是大陆始终以金门乡亲的福祉为出发点,用实际行动践行“两岸一家亲”。   随着这些工程的逐步落地,金门与大陆的联系将更加紧密,两岸同胞的感情将更加深厚,这无疑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厦门金门门对门,鹭岛浯岛桥连桥”的美好愿景终将实现,金门的明天也将更加美好。

0 阅读:91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