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自: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古典医籍均有记载。
组成:
人参、干姜(炮)、甘草(炙)、白术,各二钱(剂量可根据病情调整)。另有多种加减方,如加砂仁、苏子、厚朴等。
功用:
温中健脾:能够温中散寒,增强脾胃功能。
散寒除湿:白术除湿,干姜散寒,适用于寒湿入体。
补气养血:人参补气养血,改善气血不足。
调理消化:促进消化,辅助治疗慢性胃炎、胃下垂等。
增强免疫力: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预防感冒。
主治:
脾胃虚寒引起的腹痛、腹泻、畏寒肢冷、呕吐、腹满食少、舌淡苔白、脉沉细等症。以及中焦虚寒导致的其他病症,如霍乱吐利、手足厥冷等。

案例分享:
患者杨某,女,40岁,反复发作口腔溃疡9年。神疲乏力,遇情志不畅及饮食稍有不洁则腹泻。舌苔白、边有齿痕,脉沉而无力。诊断为脾胃虚寒,以理中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服药后溃疡痊愈,未再复发。
刻诊:
患者杨某初诊时,口腔溃疡多处,疼痛,流口水,夜寐差,食纳好但易腹泻。
辨证:
病程日久,多用寒凉药治之,溃疡面无明显红赤而呈白色,舌脉显示病在脾,宜从寒论治。
治宜:
从调理脾胃入手,温中散寒,益气健脾。
疗效:
服药后,患者疼痛减轻,溃疡面变浅,继续服药后痊愈,未有新发。
开方:
党参、炒白术、炙甘草各10g,干姜6g,茯苓12g,炮附子5g,肉桂3g,黄连8g,大枣5枚(具体剂量需根据患者病情调整)。
方解:
人参(党参):补气养血,振奋脾阳。
干姜(炮):温运中焦,散寒邪。
甘草(炙):调和诸药,补脾和中。
白术:健脾燥湿,促进脾阳健运。
加减药物:如附子温阳散寒,肉桂引火归元,黄连清泄虚火等,均根据患者病情灵活加减。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用药请遵医嘱。
好了,今天的话题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有什么疑问可以在线点击免费咨询。如果您信任我,可以把检查报告和舌苔照片发给我,我帮您具体分析辨证给予治疗调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