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女权第一人秋瑾临死前向李钟岳提了三个要求,为什么只答应了后两个? 秋瑾生于1875年,原籍浙江绍兴,早年随父迁湖南。她从小接受教育,精通诗词和剑术,1896年嫁给王廷钧后,随夫在北京生活。那时候,她看到清廷腐败,社会不公,开始萌生变革想法。 1904年,她自费去日本留学,接触孙中山等人,加入同盟会和光复会。在东京,她剪短发,穿男装,宣传妇女解放。 回国后,她创办中国女报,呼吁女子教育和参政,还组织锐新社,联络妇女团体。1906年,她到绍兴大通学堂任监督,表面教书,实际训练革命青年,筹划起义。 她推动体育会,招募成员,进行军事操练,为浙皖起义做准备。李钟岳来自山东安丘,18岁中秀才,39岁中举,1898年成进士,却只当上山阴县令。 他有才华,但官场不重用,他常吟爱国诗句教育子女,对革命人士有敬意,却受体制限制。 1907年7月,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清廷追查同党。被捕者供出大通学堂和秋瑾,浙江巡抚张曾扬电令绍兴知府贵福行动。 贵福命李钟岳查抄学堂,李钟岳拖延几天,私下通知疏散同志,但秋瑾留守。官兵包围学堂,搜出文件和武器,秋瑾被捕押狱。李钟岳负责审讯,她拒不招供,只说成王败寇。 贵福催促速决,李钟岳拖延,提供食物。清廷下令处决,李钟岳告知秋瑾,问她要求。她提出三点:写信告别家人,不砍头示众,不脱衣服暴露尸体。 李钟岳先争取后两点,贵福勉强同意。 李钟岳考虑第一点后拒绝。因为他已在上司间周旋,保护同志,举动惹贵福不满。若准写信,恐被指传递情报。清廷对革命党严酷,宁错杀不放过,他若获罪,会株连家人。 秋瑾就义后,她的遗骨几经波折。好友吴芝瑛设法运出,暂葬西湖边。辛亥革命后,1912年安葬西湖,1930年移至岳王庙侧。她的子女由亲友抚养,长大继承母志。 秋瑾事迹流传,推动女权和民主运动,孙中山题词赞扬。她成了象征,激励后人。 李钟岳监斩后,被贵福革职,他回家郁郁,百日后自尽。贵福和张曾扬继续任职,但革命爆发,清廷覆灭。张曾扬逃亡,贵福下落不明。
民国女权第一人秋瑾临死前向李钟岳提了三个要求,为什么只答应了后两个? 秋瑾生于
古凌国际
2025-08-18 15:02:36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