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诛心了啊!作为普京总统的重要随行人员之一,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已现身美国阿拉斯加,但这不是最抢眼的,最抢眼的是,他身穿一件印有“苏联(СССР)”字样的卫衣。 这个事儿发生在2025年8月,普京去阿拉斯加跟特朗普谈事儿,拉夫罗夫作为关键随从,一下飞机就穿那件白色卫衣,胸前印着“CCCP”,这是苏联的俄文缩写。外面套黑马甲,但字母还挺清楚的。 阿拉斯加这地儿,历史上是沙皇俄国卖给美国的,1867年才720万美元,现在地下油气资源值几千亿美金。俄罗斯人到现在还觉得卖亏了,民调显示78%民众这么想。拉夫罗夫穿这个过去,就等于在人家地盘上提旧事儿,提醒那段历史。 峰会焦点是乌克兰问题,俄罗斯坚持北约别扩张,那是红线。苏联时候的安全理念是大国协商,不搞单边主义,现在俄罗斯推的新欧洲安全框架跟那个一脉相承。拉夫罗夫这举动,用非正式方式传讯息,强调乌克兰事儿得平等对话解决。 照片一传开,俄罗斯国内就炸锅了,电商上类似卫衣销量爆棚。品牌设计师说,外交部之前订过货,但部长亲自穿上身,超出预期,提振了品牌。 美国那边,峰会前有抗议,200多人举乌克兰旗,高喊停战啥的,绑上人道主义议题,想占道德高地。白宫发言人被问三次,就说个人着装自由,没深挖。阿拉斯加有6.6%俄裔人口,选举时是关键票仓,不能轻易得罪。 这事儿本质上是符号战,拉夫罗夫的卫衣算先手棋,成本低但效果大。俄罗斯人觉得这操作划算,几百卢布的东西,在国际上挣面子,比军演省事儿。 拉夫罗夫这人,在外交圈子知名度高,穿这个也符合他一贯风格,总爱用小动作表达立场。峰会氛围因为这个提前热起来,媒体都盯着。 乌克兰危机是核心,俄罗斯想通过这种方式,重申安全诉求。阿拉斯加的历史背景,让这个举动更有针对性,戳到美国痛处。 俄罗斯民意支持这种操作,觉得是国家骄傲的表现。电商数据显示,销量半天就光了,预售得等一个月。 美国应对老练,明面上用抗议施压,暗地里避开小事儿,集中在大议题上。这反映出双方外交的成熟度。 拉夫罗夫的举动,还呼应苏联集体安全理念,现在俄罗斯用在乌克兰问题上,强调大国平衡。峰会前,抗议标语在风中摇,但拉夫罗夫的卫衣照片传得更快,俄罗斯网民热捧。 这个事件,显示外交不光是正式谈判,小细节也能玩出花样。拉夫罗夫穿这个,精准投射战略意图。阿拉斯加卖地那事儿,俄罗斯人一直耿耿于怀,拉夫罗夫用卫衣提醒,等于无声抗议。
美俄会晤接连爆出猛料,普京指着拉夫罗夫说了一句话,现场鸦雀无声!美俄在阿拉斯加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