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接了几个咨询,都是处于创业期的老板。 要创业,你还需要考虑心理隐形成本 创业

碎星 2025-08-20 11:40:17

近期接了几个咨询,都是处于创业期的老板。 要创业,你还需要考虑心理隐形成本 创业者的压力与焦虑 创业,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场对自身人性弱点的持续战争。 天天把自己和逼到“绝境”。 普通人的人性趋向是:追求舒适、规避风险、即时满足、寻求认同。 而创业则要求你:拥抱不适、主动冒险、延迟满足、坚守孤独。 创业项目从一开始来到世界上,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焦虑和矛盾的东西。 身边不少创业者,都或多或少被压力压的喘不过气来,更可怕的是他们并没有察觉自己的情绪问题,或者更多的是在硬扛: 没有稳定的收入、等着钱的员工、家人。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指出,心理健康方面的差异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了72%参与调查的创业者;即使是无症状的研究对象(23%),个人的心理健康史(49%)和家族心理健康史(49%)也会产生影响。 心理问题不是创业者的“伴生品”,而几乎是创业过程中的“职业病”。 光鲜的发布会、融资新闻背后,是无数个与焦虑、抑郁、孤独和自我怀疑缠斗的深夜。 注意,压力不是病,暂时性的压力属于正常现象,甚至有益于健康。 凡事有个度,慢性压力(Chronic Stress)则会导致生理上的不良反应,比如头痛、高血压、心脏问题、免疫力下降等等。 长期经受压力更会导致记忆力下降、焦虑、敏感易怒、抑郁、药物滥用、社交退缩、肥胖(“创业肥”)、失眠、自杀倾向等等。 所幸,渐渐有创业者开始愿意分享自身的经历,关于那些孤独、黑暗、无望…… 不过,这些词都只是在描述周遭环境,而经历失败后的自我怀疑才是真正撼动创业者内核的考验,有人会开始质疑自己的存在是否还有意义和价值。 让我们直视这些“隐疾”: 创业者的常见“心理隐疾”清单: 极度孤独 根源:高处不胜寒。 你不能再对员工表现出丝毫犹豫(动摇军心),无法对合伙人倾囊相诉(怕失去权威),对家人更是报喜不报忧(怕他们担心)。 所有压力最终只有一个出口:自己内部消化。 焦虑与持续的不安全感 根源:公司永远在现金流断裂的边缘,竞争对手永远在身后,市场永远在变化。 你的大脑永远无法真正“下班”,永远在扫描威胁。 感受:心悸、失眠、无法停止思考,感觉脚下的地板随时会塌陷。 感受:“全世界没有人能真正理解我正在经历什么。” 一个基本的问题是,你到底为什么要创业。 很多人说创业要财富自由,这是一条非常傻的路,因为跟买彩票差不多,但是你把身家性命搭上了。 照顾你的心理健康,不是你创业成功之后才能享受的奖励,而是你能够活下去、熬到成功的那一天的必备生存工具。 最强的创业者不是没有脆弱时刻的人,而是懂得如何从脆弱中修复自己的人。 真正的坚韧,不是在风暴中屹立不倒,而是每次被吹倒后,都有能力重新站起,并更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何站立。 决策疲劳与恐惧 根源:每天需要做出无数个可能关乎生死存亡的决定。 长期下来,会导致极度恐惧做任何决定,害怕那个“错误”的决定会成为压死公司的最后一根稻草。 伟大的创业者,都是人性的驯兽师,而非它的坐骑。 他们并非没有恐惧,只是带着恐惧依然前行; 并非不需要认可,而是将内核建立在自我验证之上。 这条路的价值,不在于征服市场,而在于这场与自我较量的过程中,所赢得的疆土。

0 阅读:3
碎星

碎星

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