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在徐皇后病故后,下诏全国选美,各地送来的美人到达京师后,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挑了

帝王八卦 2025-08-20 12:34:50

朱棣在徐皇后病故后,下诏全国选美,各地送来的美人到达京师后,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挑了几个绝色美人藏于家中私纳。有人向朱棣告密,朱棣笑而不语,此后纪纲更大恣意妄为,最终身首异处。 永乐五年(1407年)十一月,一道诏令从皇宫传遍全国,大意是皇后丧期已满,着各地官府选民间良家女子入宫,年十五至二十者,容貌端丽,性情淑静,由地方官护送京师备选。 短短三个月间,来自南北直隶、十三布政司的美女陆续抵达南京。这些妙龄女子怀揣着改变命运的憧憬,却不知道自己已经卷入了一场权力斗争的旋涡。 而这场漩涡的中心人物,正是当时权倾朝野的锦衣卫指挥使 纪纲。 纪纲是山东临邑人,早年只是个秀才,因为品行不端被革去功名。朱棣起兵路过山东时,纪纲拦马叩见,凭借过人的口才和狠辣的手段得到赏识,从此一路平步青云。 锦衣卫是直接对皇帝负责的机构,纪纲作为指挥使,掌握着生杀大权。 朱棣登基后清算建文帝旧臣,纪纲充当了急先锋,捕杀了不少人。 这次全国选美,朱棣特意让纪纲负责筛选美人,这既是信任,也是对他的考验。 按照流程,各地送来的女子要先由锦衣卫登记造册,再进行身体检查和才艺考核,最后选出佼佼者呈给皇帝。 纪纲看着名册上一个个如花似玉的名字,心里打起了歪主意。 纪纲以 “检查身体是否有隐疾” 为由,将容貌最出众的几位女子单独带到自己的私宅。纪纲看着这些含苞待放的美人,早已将皇帝的嘱托抛到九霄云外,直接将她们留在府中,对外则谎称 “这些女子不合格,已遣返原籍”。 第一个发现端倪的是应天府尹,他在核查遣返女子名单时,发现几位公认的绝色美人竟在 “不合格” 之列,可人实际上却蒸发了,他心中起了疑,但知道纪纲权势熏天,不敢直接得罪,便托人将此事悄悄告诉了朱棣身边的太监王景弘。 王景弘是朱棣的心腹,为人谨慎,他得知此事后,并没有立刻禀报,而是先派人暗中调查,确认纪纲私藏美人属实。这才装作不经意地对朱棣提起:“陛下,听闻这次选来的女子中有几位绝色,可惜都因小疾被遣返了,真是可惜。” 朱棣看了王景弘一眼:“哦?有这等事?纪纲怎么说?” 王景弘连忙回道:“纪大人说她们身体不适,恐难侍奉陛下,已按规矩送回了。” 朱棣听完没再追问,只是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微笑,淡淡说了句:“知道了,你退下吧。” 这 “笑而不语” 的反应让王景弘捉摸不透,更让得知消息的纪纲松了口气。 纪纲通过眼线得知有人告密,本已做好了挨骂的准备,没想到朱棣竟毫无反应。他非但没有收敛,反而认为朱棣默许了他的行为,从此更加肆无忌惮。 其实朱棣心里跟明镜似的。他何尝不知道纪纲的小动作?但此时的纪纲还有利用价值 ,朝堂上还有不少建文旧臣需要清洗,正是需要锦衣卫这种鹰犬的时候。 朱棣的 “笑而不语”,既是对纪纲的敲打,也是一种试探:他想看看这个人到底能狂到什么地步。 帝王心术深不可测,纪纲却把这种容忍当成了纵容。他开始变本加厉地敛财,利用锦衣卫职权敲诈勒索官员,甚至伪造圣旨抄没富商财产。 私藏美人只是纪纲膨胀的开始,在那之后,他的操作越来越离谱,简直把自己当成了 “二皇帝”。他命人装修自己的府邸,用的木料、砖瓦都敢挪用皇家建材;出行时乘坐的轿子规格竟然仿照亲王,前呼后拥,俨然天子仪仗。 随着时间的推移,纪纲的权力欲也越来越强。锦衣卫本就权势滔天,纪纲又在其中安插亲信,培植势力,将锦衣卫打造成了听他命令的私人武装。 有一次,朱棣命纪纲审理一桩案子,纪纲竟私下放走主犯,将其家产据为己有,然后随便抓了几个替罪羊处死了事。 这种公然欺君罔上的行为,终于让朱棣下定决心要收拾纪纲。但朱棣深知纪纲党羽众多,不能打草惊蛇,必须等待最佳时机。 永乐十四年(1416 年),机会终于来了。这年端午节,宫中举行射柳比赛,纪纲为了炫耀,竟命人提前在柳树干上做了记号,自己则 “一箭命中”,引来手下欢呼喝彩。 这看似平常的炫耀,却被朱棣解读为 “结党营私,收买人心” 的信号。 与此同时,纪纲已经开始暗中打造兵器,招揽亡命之徒,隐隐有谋反的迹象。 朱棣派去监视的人回报,纪纲府中常有可疑人员出入,深夜还会传出集结操练的声音。这些情报让朱棣彻底动了杀心。 朱棣下令将纪纲逮捕入狱,由都察院、大理寺、刑部三司会审。一开始纪纲还想狡辩,但当审问者拿出他私藏兵器、伪造圣旨、私通蒙古的证据时,他面如死灰。 三司会审仅用了三天就结案,纪纲被判处 “凌迟处死”,家产抄没,家属流放。行刑那天,万人空巷,百姓们争相围观这个昔日不可一世的锦衣卫大佬的末日。

0 阅读:40

猜你喜欢

帝王八卦

帝王八卦

皇帝们的私生活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