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一个美国人进入湖北襄阳,拍摄的古城墙、抱膝亭和塔

万物知识局 2024-10-23 09:02:40

文/万物知识局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在19世纪,有一个美国人叫做威廉·希尔曼·肖克利,他的职业其实并不出众,只是一个探矿工程师,这个职业嘛,顾名思义,无非就是走遍各个角落,去探查那里有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可是美国的地方也就那么大,探矿工程师的数量一多,很快就把美国的区域探查完了。

在那之后,许多工程师就离开了美国,开始前往世界其他地方,探查其他国家的矿产资源,而威廉就是其中一个,虽然他来中国的目的是探查中国的矿产资源含量和分布,但是,他对中国的贡献却是在其他地方,因为,他在19世纪拍摄了许多中国的照片。

而这些照片,更是成为了如今人们探寻古代风光的重要资料,那个时候的人们是怎么生活的呢?怀抱着这样的疑惑,我们不妨一起通过威廉的照片,走进19世纪的湖北襄阳。

威廉虽然是为了查探中国的矿产资源含量和分布来到了中国,可是带着相机的他,随着在中国的行走时间增加,对于这样一个和自己的家乡截然不同的地方,他实在好奇极了,因此也忍不住拿出相机来拍摄了许多景象。

这张照片拍摄的就是湖北省的多宝塔,对于初次到访中国的威廉来说,多宝塔恢弘的结构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即将离开多宝塔的时候,忍不住拿出相机来拍摄一张。

这张照片上,咱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多宝塔是由砖石修建而成的,整个建筑都有一种经历了时光打磨的感觉,在多宝塔外面,还站着两名游客。

这两名游客,都穿着当时流行的衣服,带着个小帽,时代的气息相当浓厚了,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更像秋冬季节,毕竟,照片上的树木上已经见不到几片树叶了,这正和秋天冬天树叶缓慢掉光对应上了。

这张照片,同样拍摄的是湖北的襄阳城,照片的右侧,看起来是一条清澈透亮的大江大河或者湖泊,这都可以说明当时襄阳城的富足,毕竟一个城镇有了充足的水源的话,怎么也差不到哪里去。

照片最左边,那一排高耸的城墙,也是能够相当简单的就辨别出来,坚固而高耸的城墙对人们的生活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保障,这样无论是外面的敌人想要入侵,还是遭遇了流民,防止身上有疫病,城墙都能给城里的人们一个反应的时间。

照片的远处是一排又一排的房子,就算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些房子也是相当精美的,充满了中国建筑的气息,和周围的城墙,这里的风景仿佛融为一体。

房子底下的空地上,站着的动物更像是马之类的,这些动物为当时人们的出行,提供了充足的条件,毕竟比起走路来,骑马出行快了可不止一星半点。

而靠近水面的地方,站着一排的看客,里面有成年人,甚至还有小孩,那个时候的娱乐生活是相当的匮乏的,没有如今的各种电视剧看,也没有各种游戏玩,因此出门观看那些人捕鱼,看一下这次捕鱼的收获怎么样,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靠近照片的水面上,有的渔船正在上,渔夫们正兴致冲冲地在捕鱼,旁边站着的人们,有的在赏景,而有的在观察这次捕鱼的收成,如果仔细一点看了这张照片的人,就会对照片上人们捕鱼的情况,有些诧异,怎么人站在两只船上呢?

没看清的朋友们也用不着仔细去看前一张图,毕竟当时的威廉对这个情况也很诧异,毕竟新奇的他,也是特意把这种人站在两只船上捕鱼的情况拍摄了下来。

今天,仰仗于中国境内有不少的江河和湖泊,而大部分中国人如果没有离开家乡的话,还是维持着那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状态,以捕鱼为生的人数量并不在少数。

可是即便看过的捕鱼视频那么多,人们捕鱼无非就是一只船,有的是拿着网,有的是拿着钓竿,照片上这种捕鱼方式,许多人都是从未见过,然而,就算没见过也别急着否定,这种情况还真是存在的。

要说照片上的钓鱼和我们认知里最大的差异,那就得是他一只脚踩在一只船上了,在大家的认知里,船一般是不小的,而照片上的船的大小,通过人的对比,我们可以轻松地得出结论,肯定是连一个人躺下的余地都没有。

这种捕鱼方式可以使用的范围相当的受限,只有比较较小的湖泊里,人们在捕鱼的时候,才会使用这种方式,一般这种捕鱼,水都不是特别深。

毕竟,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那种大江大河出海捕捞,一次的成本就很多钱,捕捞的时候当然多多益善,照片上的小船,如果在大江大河捕捞的话,估计一次出行还没走出几米就要满载而归了。

由于船只的大小不大,一般也装不下太多的鱼,这种捕鱼的方法往往是去抓小鱼和小虾,俗话说得好杀鸡焉用牛刀,抓捕一些小鱼小虾,哪里用得着开大船呢?也正是因此,这种捕捞方式才在襄阳城内盛行。

再加上船的体积不大,重量也不会太重,完成了一个地方的捕鱼之后,这些船的主人可以轻松地将船扛在肩上,带着船奔赴下一个湖泊捕鱼,可以说是相当的方便了。

下面这张照片同样拍摄于湖北的襄阳,有的人可能会说,照片上不是很普通的画面吗,田埂之间一片房屋,房屋的前后栽种着几棵树,房屋的旁边有几座小塔。

的确建筑都很常规,可是建筑组合在一起给人的感觉却大不相同,毕竟谁家的房子旁边会修建这样的几座小塔呢?

其实,右边的这几座小塔,在古代都有他们独特的称呼,那就是道士墓塔,光是看这个名字,这个地方就充满了风水和玄学了。

仔细看照片左边的房屋,这个房屋其实是有前后两间的,而两间房屋的中间是被一面高墙连起来,一般人们居住的房屋,对采光都会有要求,即便窗户的数量少,为了采光,窗户的大小往往就会增加一点。

可是我们仔细看照片上的房子,他只有正面有一个小小的门,然后还有两个小小的窗户,这两个窗户通过和门的对比,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小的有点不正常。

一般这样的设计,再加上门口一根高高的旗杆,旗杆上面挂着灯,门外面又只有一条路,人们无论从哪里来这个地方,都只能从这条路归去,表示这个地方不留人。

照片上的这个地方就是古时候襄阳的厝柩堂了,这个地方一般都是那些在外地突然死亡的人停放的地方,如果有亲人得知去世的消息前来寻找,一般都能在这里找到。

然而如果死去的人没有什么亲人的话,负责管理厝柩堂的人也不会将尸体放在那里不管,超过时间之后也会找个地方将他们埋葬,不过和家人操办的葬礼肯定规格就有很大的不同了。

照片上的这个地方就相当有名了,他就是抱膝亭,由于照片的拍摄距离抱膝亭相当的近,咱们甚至可以看到屋顶房梁上精细的雕刻,飞檐翘角,看起来实在是精美极了。

而抱膝亭的下面,依然还有不少前来拜访的人,通过他们穿的衣物,我们可以清楚的意识到他们的家庭是有差异的,或许其中还有主人和仆人的关系,毕竟有的人带着帽子穿着整齐的衣服,而有的人下半身却是方便干活的长裤,衣服的颜色也有些斑驳。

为什么抱膝亭这么有名呢?这就不得不提诸葛亮了,无论什么年代,人们都会始终如一地崇拜历史上的诸葛亮,而这个抱膝亭据说就是当年诸葛亮冥想的地方。

出于对诸葛亮的憧憬,有的人甚至会不远万里来到这个地方,仿佛在这里就能和诸葛亮进行一场跨时空的对话,因为一个名人变得有名的景物,在中国可以说是屡见不鲜了。

不过,建筑总有破损的时候,随着年代变久远甚至常常可能出现危及人生命的情况,比如砖块脱落之类的,也正是因此抱膝亭经历了前前后后多次的修缮,如今和最开始的样子已经有了较大的区别。

19世纪的时候,中国境内许多人是买不起相机的,他们也没有买相机的这个想法,因此,我们在考察历史的时候,没有清晰的图像可以参考。

不过,那个时候有不少的外国人带着相机来中国旅游,他们被中国的风土人情所震撼,总是不由自主地拿出相机一拍再拍,回到自己的国家,有的人甚至将自己拍摄的照片整理成了图册。

这些图册如今就成为了我们考察历史的重要来源,看着这些照片,我们就能更加了解当时的人的生活状况,更加清晰,也更加可信。

1 阅读:6

万物知识局

简介:每天一个小科普,了解更多新知识 归之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