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印裔“建议”中国抓住机会“争取”印度,中国网友:你们有见过哪坨屎是被抢着要的吗? 美籍印裔经济学家鲁奇尔・夏尔马在彭博社采访里说,现在是中国“争取”印度的最佳时机,还暗示亚洲多国不信任中国,得赶紧和印度联手对抗美国压力。 先说说这位夏尔马先生的来头。他顶着《金融时报》专栏作家和经济学家的头衔,可他的话里透着一股子居高临下的劲儿。他说中国“必须”主动和印度携手,把中国放在一个求人的位置,好像印度是个香饽饽,中国得赶紧巴结着。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建议背后藏着小心思。美国这些年一直想拉拢印度进“印太战略”,搞四方安全机制围堵中国,夏尔马作为美籍印裔,说不定是在替美国传话,想把印度往美国那边推,同时给中国扣上“不受信任”的帽子。他这话表面是给中国出主意,实际上是想搅乱中印关系,让印度在中美之间更倾向美国。 再看中国网友的反应,为啥这么大火气?这得从中印这些年的恩怨说起。别的不说,边境问题就像根刺扎在两国关系里。2020年加勒万河谷那场冲突,印度士兵越界挑衅,造成双方伤亡,这事儿中国人记得清清楚楚。 印度一边在边境搞小动作,一边在国际上和美国勾勾搭搭,加入四方安全对话,和日本、澳大利亚一起搞军事演习,明摆着是在中美之间玩平衡。这种两面三刀的做法,让中国网友觉得印度根本不靠谱,就像块甩不掉的烂泥,哪能说是中国该“争取”的对象? 还有,印度在国际事务中的立场也让人摸不着头脑。它口口声声说搞战略自主,不结盟,可实际上在中美俄之间来回摇摆。美国对印度加征关税,印度就跑到俄罗斯买石油,还转手倒卖给欧洲赚差价;美国一施压,又赶紧参加四方安全对话讨好美国。这种投机取巧的做法,让中国网友觉得印度根本没把中国当真心朋友,就是个见利忘义的主儿。 说到中印关系,其实挺复杂的。一方面,两国经济上谁也离不开谁。2024年中印双边贸易额达到1384.78亿美元,中国是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印度的软件、药品,中国的电子产品、机械设备,在对方市场都挺受欢迎。 王毅外长2025年8月访印,双方就边境问题达成十点共识,还恢复了旅游签证和直航,这些都是关系缓和的信号。但另一方面,边境争端一直没彻底解决,印度在国际组织里也经常和中国唱反调。 比如在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中,印度为了自己的利益,多次反对中国提出的方案,这种窝里斗的做法,让中国网友很寒心。 印度在国际上的处境也挺尴尬。它想当南亚霸主,可和巴基斯坦的关系一直紧张;想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可美国根本没把它当真正的盟友。四方安全对话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美国就是把印度当棋子,想让它在印太地区牵制中国。 印度自己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一边和美国合作,一边又加入金砖国家,想在多边机制里找靠山。但印度在金砖国家里也不省心,反对扩员,和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立场经常冲突,这种矛盾的做法,让它在国际上的信誉大打折扣。 中国的外交政策一直是不结盟、多边主义,讲究平等互利。对于印度,中国一直抱着诚意,希望通过对话解决分歧,推动合作。但中国也有自己的底线,在领土主权问题上绝不含糊。 就像王毅外长说的,中印是伙伴不是对手,得把边界争议放在一边,多搞合作。可印度老是在边境搞小动作,在国际上给中国添堵,这让中国网友觉得印度根本不值得真心对待。 夏尔马的建议,说白了就是想让中国放下身段讨好印度,可他根本不了解中印关系的现实。中国网友的反应虽然难听,但反映了一种真实的情绪:印度在边境问题上不老实,在国际上投机取巧,凭啥让中国上赶着“争取”它?中印关系要想真正改善,得靠印度拿出诚意,踏踏实实解决问题,而不是靠别人施舍。 中国有自己的外交节奏,不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更不会为了讨好谁就放弃自己的原则。印度要是还这么摇摆不定,就算中国再努力,也难让两国关系真正热乎起来。
态度180°大反转,印度为何突然急了,非要跟中国敲定永久边界?只因害怕一件事成真
【55评论】【4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