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说,按照乌克兰和美国计划达成的价值500亿美元的无人机生产协议,未来五年,乌美将每年生产1000万架无人机。 7月初,乌克兰就在丹麦跟美国企业Swift Beat签了份备忘录,打算合作生产各种无人机,拦截的、侦察的、攻击的,啥都有。 到了8月18日,泽连斯基亲自跑去白宫,跟特朗普把协议的框架敲定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500亿美元不全是从美国援助预算里掏,而是靠产业资本和欧洲的担保凑出来的。 乌克兰的无人机产业这几年突飞猛进,去年就造了220万架FPV无人机,供应链整合能力不是盖的。 美国军方正忙着转型,陆军最近宣布每个师的无人机编制要提到1000架,急需便宜又好用的机型。 乌克兰的无人机正好对上口味,性价比甩美国本土研发好几条街,双方你有技术,我有需求,合作看着水到渠成。 但现实总没那么简单,最大的拦路虎就是俄乌冲突的停火问题,协议的推进明显是赌了个和平的预期,但俄罗斯最近的表态可一点不软。 俄方外交部公开放话,谴责西方对乌克兰的武器和资金支持,还说绝不会让乌克兰回到1991年的边界线。 这种强硬态度意味着战事要是继续升级,无人机工厂可能首当其冲变成打击目标,供应链的稳定性得打个大问号。 造无人机得靠稀土材料和高性能芯片,乌克兰和俄罗斯在全球供应链里都占着重要位置,乌克兰是超高纯度氖气的主要供应商,这种气体对芯片制造至关重要。 可俄乌冲突以来,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已经吃紧,如果战事拖下去,乌克兰的稀土开采和芯片生产能力估计得再受一波冲击。 协议里说年产1000万架无人机,这规模大得吓人,需要的原材料量远超现在水平,可惜的是官方压根没给出一份详细的资源保障方案。 乌克兰想通过跟美国的深度合作,换个更靠谱的安全保障,泽连斯基不止一次说过,无人机技术不仅是战场利器,还是吸引西方投资的筹码。 但这种“技术换安全”的路子也有代价,协议里欧洲的担保占了大头,说明欧洲国家可能得为乌克兰的军事开支再掏腰包。 美国既能补上无人机生产的短板,还可能靠出口乌克兰的技术,在全球军工市场再下一城,不过这种靠商业利益绑定的合作,战时压力下能不能稳住,真不好说。 乌克兰在战场上大玩无人机战术,不仅颠覆了俄乌冲突的打法,还给全球军事提供了新思路,美国显然看中了这点,想借着跟乌克兰的合作,加速自家无人机部队的现代化。 乌克兰也能从美国企业那儿学到更先进的制造技术,提升自己的产业竞争力,这种双向赋能的模式,可能是协议里最有看头的地方,但前提是得有时间和稳定的环境去落地。 信息来源:新华网 泽连斯基:乌美计划未来五年每年生产1000万架无人机
8月21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说,按照乌克兰和美国计划达成的价值500亿美元的无
小加娱的史书
2025-08-22 19:18:22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