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曾主导波音787和空客A380关键工业软件研发的顶尖工程师周明(音译),从美国工程软件巨头Altair离职回国,加入新成立的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担任工学院首任院长及讲席教授。 8月下旬,工业软件圈子里有个事儿挺引人关注。曾参与波音787和空客A380关键工业软件研发的周明,从美国Altair公司离职,回到国内加入了新成立的宁波东方理工大学。 不仅如此,他还成了工学院的首任院长和讲席教授。 要弄明白这事儿的来龙去脉,得先从Altair这家公司说起。 Altair是1985年由吉姆・斯卡帕和两个合伙人一起创办的。 吉姆・斯卡帕之前在福特汽车干过,还当过通用汽车的计算机工程顾问。 公司刚起步时,主要给福特、通用这些汽车企业做工程咨询,后来慢慢开始搞软件开发。 现在的Altair,软件平台挺全乎,像CAE建模、可视化、有限元分析这些领域都有涉及,旗下有HyperWorks、SolidThinking等好几个平台。 这些软件能通过多个学科优化设计性能,还能做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渲染,从产品概念设计到后续运营,全生命周期都能用,能帮着缩短开发时间、降低成本。 Altair能在行业里站稳脚跟,和它早期的技术突破分不开。 那会儿有限元软件市场巨头不少,大家都盯着求解器,但计算性能一般,模型也简单,没人太在意网格划分工具。 Altair就瞅准了这个空子,1989年推出了第一版网格划分工具HyperMesh,没想到一下子就火了,现在在全球汽车行业的前后处理软件里,它排第一。 后来到1994年,他们又推出了结构优化软件OptiStruct,一开始就专注于结构有限元的优化技术,现在功能更全了,线性求解、结构优化、动力学分析这些都能做。 靠着这些技术,Altair在工程软件和计算科学领域慢慢有了话语权,产品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能源这些高端制造业用得挺多。 仿真分析、数据处理、人工智能这些前沿技术他们也一直在做,软件在优化设计、减重增效、缩短开发周期方面确实有两把刷子。 说回工业软件这行当,它对现代制造业来说太重要了,从产品设计到生产制造,每个环节都离不了。 但现在全球市场基本被西门子、达索系统、Altair这些欧美企业把持着,咱们国家一直得靠进口。 国内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倒是不小,超过2000亿元了,可国产化率太低,尤其是高端CAD、CAE这些核心软件,国外产品占了90%以上的市场。 这不仅让制造成本上去了,在地缘政治风险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供应链还可能出问题,之前就有企业遇到过工业软件断供的事儿。 不过现在全球制造业都在搞数字化转型,新一代工业软件得有数据处理、机器学习这些本事,这倒给咱们这样的后发国家提供了机会。 周明在Altair的时候就是核心推动者,他专长的仿真优化技术,正是现在制造业转型最需要的,在航空、汽车行业用得特别多,能缩短开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他这次回来,不光是个人换个工作,更重要的是能把技术知识带回来,帮着培养咱们自己的技术团队。 他已经开始组建研究团队了,这对咱们突破工业软件被国外垄断的局面,肯定是个好消息。 毕竟,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高端制造业才能更自主,竞争力才能提上去。 当然,搞工业软件光靠一个人不行,还得有完善的制度和产业生态,让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能好好合作才行。
外媒:曾主导波音787和空客A380关键工业软件研发的顶尖工程师周明(音译),从
御疆聊军事
2025-08-22 22:07:04
0
阅读: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