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广东省梅县判处了叶剑英元帅的好友、原国民党起义少将、抗日将领叶干武死

海诚看趣事 2025-08-25 14:21:24

1950年,广东省梅县判处了叶剑英元帅的好友、原国民党起义少将、抗日将领叶干武死刑,随即叶干武被执行死刑。 叶干武的人生轨迹折射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这位生于1901年的广东梅县人,早年在家乡当老师,后赴汕头经商时结识了同乡学长叶剑英。 在叶剑英影响下,他弃文从武,1924年经叶剑英介绍考入黄埔军校一期,毕业后在粤军从排长升至营长。 1927年国共分裂成为他的人生分水岭。 叶剑英选择加入共产党,而叶干武投向了蒋介石阵营。 1930年围剿红军时,叶干武在龙冈战役被俘,因交代与叶剑英的旧谊获释。此后他退出军界,回乡担任畲江中学校长。 抗战烽火再燃,叶干武以黄埔资历重返军界。 他未赴前线,而是执教军校培养军事人才,官至青年军编练总监部少将军法副处长。 1946年退役后,1947年受黄埔同学李铁军邀约,出任甘肃河西警备司令部少将高参。 此时他已对国民政府丧失信心,暗中筹划起义。 1949年兰州解放之际,叶干武率部投诚。 解放军拟予政治安置,但他坚持解甲归田,带着路费回到梅县务农。 不料1950年镇反运动席卷全国,这位起义将领未及联系故交叶剑英便被捕,旋即以历史问题被处决,至死不解为何起义身份未能保全性命。 历史转折出现在1980年。梅县法院复查案件,撤销原判,正式认定叶干武为起义投诚人员,恢复其名誉并落实相关政策。这份迟来的平反,为长达三十年的悲剧画上句号。 近年梅县地方志办公室在整理民国人物档案时,将叶干武的起义证明、平反文件等史料数字化收录。 2019年叶剑英纪念馆举办“梅县与黄埔军校”特展,其生平作为地方历史的重要片段被客观呈现。 2023年,叶氏宗族重修族谱时,依据平反文件将叶干武的军衔及起义将领身份载入传记,为其恢复了宗族记忆中的尊严。 俗话说“浪沙淘尽见真金”,叶干武的遭遇虽令人唏嘘,但最终被历史正名。 而梅县文史工作者近年考证发现,在镇反期间尚有十余位类似经历的起义人员同样获得平反,他们的档案现存梅县档案馆。 这些尘封的案卷,正通过数字化工程逐步公开,为研究特定历史时期提供了原始依据。就像老话说的“真金不怕火炼”,历史真相终究不会被永久掩埋。 信息来源: 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为共产主义事业执着奋斗的光辉一生——纪念叶剑英同志诞辰120周年》 2. 中国军网《军事家叶剑英》 3. 人民网《周恩来赞扬叶挺“为新旧四军立下了解放人民的汗马功劳”》

0 阅读:80
海诚看趣事

海诚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