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仗不能白打,普京请中国出山,中方的回应,算是很给他面子了。8月18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俄罗斯记者提问:“停火后,中国是否愿意担任乌克兰安全的保障者?”发言人毛宁的回应简洁却耐人寻味:“中国会继续以自己的方式劝和促谈。” 俄乌这仗打了快三年,从2022年2月打到现在,两边都耗得够呛,谁都没占到太多便宜,反而都透着一股子疲惫。 这三年的仗也没有白打,不管是俄罗斯还是乌克兰,心里都清楚,再这么耗下去不是办法,可怎么收场、战后怎么安排,都是难事儿,尤其是俄罗斯,压力看得明明白白。 就在这时候,有消息说普京在阿拉斯加跟特朗普见面时,提了个想法——想请中国当乌克兰未来的“安全保障国”。这一提议迅速引发了全球关注。 其实俄罗斯这么想也不奇怪,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又是他们的战略协作伙伴,立场肯定不会跟西方一边倒,要是能让中国介入,说不定能打破北约在乌克兰问题上的主导局面。 此外,借助中国的力量,俄罗斯还能够分担一些地缘政治上的风险,进一步深化中俄关系,形成对抗西方的合力。 特朗普一贯给人“搅局者”的印象,总觉得自己能在普京面前谋得一点什么。在美国看来,乌克兰问题其实是个战略工具。 如果能早早与俄罗斯达成共识,结束这场消耗巨大、资金庞大的战争,能让美国集中资源与中国展开更直接的竞争,尤其是在贸易和科技领域。 美国也希望通过与俄罗斯达成某种“和平协议”,来稳住欧洲的盟友,强化对跨大西洋关系的控制。但如果这样一来,乌克兰就变得相当被动,它的命运将全靠大国的博弈与盘算,这个局面显然并不理想。 至于中国的态度,大家最为关心。毕竟,这么复杂的局面,如果贸然介入,可能引发不少麻烦,不仅会让中国在俄、乌、美、欧之间变得左右为难,还可能影响到与欧洲的经贸合作。 甚至威胁到“一带一路”的发展。如果处理不好,可能让欧洲彻底站到美国一边,对中国来说得不偿失。 直到2025年8月18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时,俄罗斯记者提出了一个直接的问题:“如果停火后,中国是否愿意成为乌克兰安全的保障者?” 毛宁的回答简洁而意味深长:“中国会继续以自己的方式劝和促谈。”这句话虽然没有完全否定俄罗斯的提议,但也没有明确表示同意,留给未来足够的外交空间。 相比之前一些媒体报道称中国可能派维和部队的说法,毛宁的回应显得更为谨慎,并且表现出了中国一贯的务实态度。 目前,中国不会主动介入乌克兰的“保障国”问题,因为乌克兰的和平远不只靠谁来充当保障国就能解决。更多的关键在于各大国是否能在各自的利益中找到平衡,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共识。 至于未来的局势会如何发展,还需要看特朗普是否有机会重新执政,欧洲能否自觉做出决策,以及中国是否会在适当的时候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而眼下,中国的回答既照顾了俄罗斯的面子,也巧妙地保持了自己的节奏,不让自己深陷进复杂的局势中。
3年仗不能白打,普京请中国出山,中方的回应,算是很给他面子了。8月18日的外交部
栗頿聊
2025-08-25 18:17:11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