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8月26日报道:“北海风电场不再用中国风机,德国厂商接盘。去年,德国北海的一个大型海上风电项目拟使用中国制造的风力发电机,引发了欧洲经济界以及政界的质疑,他们担心这会让北京获得对欧洲能源关键基础设施的过大影响力。现在,项目运营商主动宣布,不再采用中国设备,转而由德国本土厂商供货。”
评几句:从技术与经济角度看,中国风电设备在全球市场极具竞争力,性价比高且技术成熟。巴登 - 符腾堡州能源(EnBW)和莱茵集团(RWE)等德国大型能源公司都曾表示,如果没有中国制造商的参与,德国2030年的风电装机容量目标将很难实现,采用中国技术有利于解决供应瓶颈并节约成本 。德国选择本土风机,很可能导致成本上升,损害自身经济利益与能源转型进程。
所谓“北京获得对欧洲能源关键基础设施的过大影响力”这种担忧,完全是无稽之谈。在以往的项目中,所有涉及设备的控制系统、数据存储和远程管理均由德国和欧洲合作方掌握,并不存在所谓中国企业“远程控制”或“数据泄露”风险 。这纯粹是部分欧洲政客和势力在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将商业项目政治化。
德国部分势力受美国影响,在能源等领域对中国采取防范态度,试图减少对中国技术和产品的依赖,从而在经济领域孤立中国。但这种做法违背市场规律,不仅伤害中国企业,也损害了德国自身的能源转型和经济发展利益,破坏了中德正常的经贸合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