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点名回应日本!在日本呼吁各国不参加我们阅兵之后,8月26日,中方外交部表示,

漫聊小知识 2025-08-29 12:05:55

中国点名回应日本!在日本呼吁各国不参加我们阅兵之后,8月26日,中方外交部表示,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是日本战后重返国际社会的重要前提,是日本同周边国家发展关系的政治基础,更是检验日本能否恪守和平发展承诺的一杆标尺。 1951年签订的《旧金山和约》虽然让日本重返国际社会,但条约里明确写着,日本必须正视历史才能获得国际信任。 可这么多年过去,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表现却让人摇头。就拿教科书来说,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多次修改历史教材,把“侵略”改成“进出”,把“南京大屠杀”写成“南京事件”,甚至到2014年直接规定教科书不能明确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导致现在很多日本年轻人根本不知道这段历史。 有记者在长野县和平祈念馆采访时发现,旁边自习的学生竟然对馆内展出的731部队暴行一无所知,这种集体性的历史失忆,根源就在于教科书的系统性歪曲。 还有靖国神社的问题。靖国神社里供奉着14名甲级战犯,可日本政客却把这里当成政治秀场。小泉纯一郎在任时多次参拜,安倍晋三2013年参拜后引发中韩强烈抗议,就连美国都公开表示失望。 岸田文雄虽然不亲自去,但每年8月15日都会以自民党总裁名义供奉祭品,这种变相的参拜同样伤害了受害国人民的感情。 更让人寒心的是,日本年轻人对靖国神社的历史背景知之甚少,很多人以为那只是普通神社,这都是教科书淡化历史教育的结果。 历史认识的偏差直接影响到日本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就说2015年中国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有31个国家派观摩团,17个国家派方队,连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都来了。 可日本不仅自己不参加,还通过外交渠道劝其他国家“低调对待”,结果韩国总统朴槿惠照样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也派了方队,这说明国际社会心里都有杆秤,谁在尊重历史、谁在逃避责任,一目了然。 经济上的影响也很明显。2025年7月的数据显示,日本对华出口虽然增长了5.5%,但整体贸易额在中国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却在下降,这背后,历史问题带来的信任危机难辞其咎。就拿慰安妇问题来说,日本教科书把“强掳”改成“征用”,试图淡化罪行,结果中韩民众对日本的负面评价分别高达90%和79%,这种民意的变化,自然会影响到民间交流和商业合作。 国际社会对日本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德国总理勃兰特1970年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之后通过法律禁止否认大屠杀,现在德国在国际上的认可度高达60%。 可日本呢,右翼势力不断挑战历史底线,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都看不下去,中国和韩国提交的慰安妇档案成功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就是国际社会对日本的一次集体警示。 回到这次阅兵事件,日本呼吁各国不参加,表面上是怕被“反日”标签化,实际上是不敢面对历史真相。中国外交部的回应一针见血:正确认识历史是日本和平发展的前提。 如果日本真的想翻过历史这一页,就该像德国那样,用法律和行动彻底切割军国主义,而不是在教科书上玩文字游戏,在靖国神社搞政治作秀。 否则,历史的车轮只会把日本越推越远,就像当年黄河的泥沙,不去源头治理,挖再多也填不平信任的鸿沟。

0 阅读:54
漫聊小知识

漫聊小知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