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反向镀金#‌【#夜校逆袭的背后#‌】在年轻人中火爆的夜校,打造出怎样丰富

大皖新闻 2025-08-31 07:57:56

#大学生反向镀金#‌【#夜校逆袭的背后#‌】在年轻人中火爆的夜校,打造出怎样丰富的“夜生活”?

这个成年人的“兴趣班”,如今不仅是插花、瑜伽、舞蹈等艺术学习的天地,也是大学生们“反向镀金”,实现技能提升的“充电站”。

大学生“回炉”学技能、练实操,如今不算新鲜事,但是马鞍山的夜校为何如此吸引大学生,值得探究。

今年5月,马鞍山市在全省开办首个技能夜校,首批共有137名学员。其中,应历届大学毕业生103名。这些学员于近日陆续结业,带着实操技能与职业证书开启就业之路。

大学生奔赴技能夜校,这一现象值得深入解读——今天,夜校缘何能“逆袭再生”?

夜校并非新生事物。从新中国成立后遍布城乡的技术夜校,到改革开放后以文凭为导向的夜大,再到近几年以培养兴趣爱好为内容的青年夜校,这一教育形态始终与时代需求同频共振。

夜校激发了继续教育市场的巨大潜力,不仅满足了城市青年“白天上班,晚上学艺”的需求,还成为推动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阵地。

作为工业城市,马鞍山正构建“1+3+N”战新产业集群,需要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产业人才队伍。然而,结构性的技能人才供需矛盾时常存在,主要原因在于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竞争力不足、劳动者培训资源不集中、企业脱产培训成本高等。

如何缓解技能人才供需矛盾?马鞍山市依托培训机构等载体开设技能夜校,打造成产教融合的实践平台。技能夜校由政府引导、社会办学,采用“行业定价+政府补贴”机制,符合条件的重点就业群体可免费参加补贴性就业技能培训。

目前,全市已陆续开办10所技能夜校,形成“一县(区)一品”的技能培训矩阵,构建起覆盖全域的“技能加油站”网络。

马鞍山的实践,延续了夜校服务产业工人的历史基因,烙印上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温暖的民生关怀。

技能夜校为何深受大学生青睐?

夜校的天然优势。大学生白天在学校学理论,晚上在夜校练实操,理论实践“两不误、两促进”,既避免时间冲突,又为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夜校课堂中,没有“好学生”与“差学生”的标签,只有求知者与分享者的平等对话,这种氛围也是对终身学习精神的最佳诠释。

紧跟社会转型步伐。技能夜校推出数字技能、生产制造、生活服务三大类主导课程,高度契合新兴职业技能需求。首个技能夜校由马鞍山市金陵职业培训学校承办,把企业的生产线等比例缩小后搬到教室里,采用小班制、模块化教学,以适配在校、在职人群节奏,保障教学质量。

产业与就业的桥梁。承办技能夜校的培训机构,既是高校的实践基地,又是企业的合作伙伴,还为学员提供优化求职文书、推荐工作机会等增值服务。在这里,企业不难辨识出符合自身需求的可用之才,大学生也容易找到心仪的岗位,供需之间在这个平台上,比参加一场招聘会更能精准耦合。

大学生奔赴夜校“反向镀金”,对高校技能教育带来哪些启示?

长期以来,考上好大学是年轻人的求学目标,技能教育则“低人一等”。很多中职学校开辟职教高考通道,通过升学破解招生难。如今,大学生“回炉”学技能,已成为一种现象,显然是对高校技能教育的倒逼。

这种倒逼让一些高校开始作出改变。在产业升级日新月异的今天,就业导向型的高校技能教育,旨在让大学生在持续学习中提升适应能力,在技术变革浪潮中站稳脚跟。

民办本科高校马鞍山学院试点建设安徽省首家产业工程师学院,毕业生“带着职称去就业”,3年来累计有1758名毕业生经评审认定获得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

不只是安徽马鞍山,这个暑假,如江苏南京开展大学生强技行动暑期班,共有包括南京技师学院在内的6所技工院校,以理论加技能一体化的培训方式,促进大学生掌握一技之长。

教育部此前发布《202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本次申报专业拟新增863个,拟新增专业主要集中在高科技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如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生物育种、医学和网络空间安全。

作为人才供给端的高校,已经在学生培养目标设置、职业技能补强上,迈出产教融合的新步伐。

但愿大学生到技能夜校“反向镀金”,不再成为练就“必杀技”的就业起点,而只是终身学习的一个驿站。(安徽时评)

0 阅读:3
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

真相·真情·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