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不接,邮件不回,直接把布拉格晾在走廊。”捷克总统帕维尔上周在华盛顿再提台海,话音未落,中国驻布拉格大使馆官网撤下合作清单,上汽、延锋两家在俄斯特拉发的厂子传出“休假式”停产。 帕维尔上台后就没消停过。先是在联合国大会上公然替台湾当局站台,把中国内政当成他刷存在感的舞台。北京当时就警告过,台湾问题是碰不得的红线,可帕维尔偏要往枪口上撞。 没过多久,他窜访印度时又跑去见了达赖喇嘛——这个披着宗教外衣搞分裂的老熟人,明摆着公然挑战中国底线。中方交涉反对,他愣是当耳旁风,硬要把这颗“政治毒药”吞下去。 这下好了,北京终于不惯着了。直接对他们下“逐客令”,连面都不见、话都不说,直接把外交渠道焊死。帕维尔这下可算把“外交孤立”玩到了极致。 中国这边话音刚落,捷克企业就开始跟着总统吃瓜落。2025年上半年,中捷双边贸易额直接暴跌19%,汽车零部件出口锐减37%,机床设备更是狂降42%。 就拿斯柯达汽车来说吧,以前其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占其全球总销量的40%,如今销量断崖式下滑,直接导致捷克本土供应链裁员潮,连捷克工业联合会主席都忍不住吐槽:政府的外交政策正在让企业为政治错误买单。 更惨的是旅游业,中国游客数量从2019年的32万人次暴跌至2.1万人次,布拉格老城区的中餐馆成片倒闭,查理大桥旁的四星级酒店入住率从85%腰斩到42%——这哪是停产,分明是帕维尔亲手给捷克经济插拔了“呼吸机”! 帕维尔以为抱上美国大腿就能万事大吉,结果美国反手就是一记“背刺”。特斯拉宣布扩大上海超级工厂产能,直接挤压捷克汽车零部件的出口空间;美国还对捷克汽车加征25%关税,这波“美国受益、捷克买单”的操作,把捷克彻底沦为大国博弈的炮灰。 就连帕维尔心心念念的“西方盟友”,也集体装聋作哑,欧盟既不声援也不援助,反倒是斯洛伐克闷声发大财——人家和中国合作的国轩-伊诺巴特电池厂项目,投资12亿欧元,直接创造1300个就业岗位。 帕维尔可能忘了,中国的反制手段有多精准。这次“永不接触”政策专门针对他个人,既保留与捷克政府其他部门的合作,又让他在国际上彻底沦为“孤家寡人”。 除此之外,中国还冻结了45亿克朗的中捷联合工业园区项目,这个原本能吸引50家中国企业入驻、创造2000个就业岗位的项目,就这么被帕维尔的“嘴炮”给轰没了。现在,捷克国内65%的民众都反对他的对华政策,执政联盟议员更是直言他在“毁掉国家十年积累”。 帕维尔到现在还在幻想着“曲线救国”,他窜访印度时跑去会见达赖,以为能拉拢印度制衡中国,结果印度媒体直接拆台,曝出他此行只换来2亿欧元的投资承诺,这点钱连填补贸易缺口的零头都不够。 更尴尬的是,他在东京声称“台湾有事欧洲有事”,把台海问题和俄乌冲突强行捆绑,结果欧洲大国集体装死,德国《商报》直接发文警告捷克的冒进会损害自身经济利益。 这出闹剧的本质,就是帕维尔用捷克的国家利益换个人政治资本。他以为跟着美国喊几句口号就能换来支持,却忘了中国市场对捷克有多重要——中国是捷克在欧盟外最大的贸易伙伴,占其电子设备出口的28%、光伏组件出口的35%,但如今,这些市场份额正被波兰、匈牙利快速蚕食。 当捷克企业忙着填补中国市场的空缺时,美国企业却在背后偷着乐,这种“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操作,真是把“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演绎得淋漓尽致。 毫无疑问,这场“外交豪赌”的结局,早已写在了中捷贸易额的断崖式下跌里,写在了布拉格空荡荡的酒店大堂里,更写在了捷克民众日益不满的眼神里……
“断交”二字一出,捷克总统帕维尔亲手把中捷十年合作账本撕成了废纸。7月他放
【51评论】【4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