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5月,林徽因拍着桌子骂道:“你们把真古董拆了,将来要懊悔的。即使把它恢复起来,也只是假古董。” 当推土机轰鸣着驶向那些古老的城墙时,两位学者的心也跟着碎了。 1953年春天,北京城里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城市规划的讨论越来越激烈,焦点集中在那些古老的建筑身上。 梁思成和林徽因这对夫妻,此时正面临着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他们用了20多年时间走遍大江南北,测绘记录了无数珍贵的古建筑,现在却眼睁睁看着这些心血要被推倒。 林徽因的肺病已经很重了,说话都有些费力,但每次提到要拆古建筑的事,她总是情绪激动得厉害。 那年5月的一个下午,文化部组织了一次讨论会。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气氛剑拔弩张,支持拆除的一方认为,那些城墙和牌楼都是封建时代的象征,妨碍了交通发展。 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就是主张拆除的代表人物,他觉得那些古建筑占地太多,不符合新中国的建设需要,当时苏联的城市建设模式很受推崇,简洁实用是主流思路。 林徽因听到这些话,再也忍不住了,她强撑着虚弱的身体站起来,声音颤抖地说:“你们现在拆的是真古董,以后要再建,就只能建假古董了。” 她指着窗外说那些有着800年历史的城墙和牌楼,一旦被拆就再也回不来了,这些建筑不仅有历史价值,在科学和美学上也不输给欧美的任何建筑。 梁思成也提出了一个很有创意的想法:把城墙改造成世界独一无二的“城上花园”,人们可以在上面散步,既保护了古迹,又能为市民提供休闲空间。 但这个提议很快就被否决了,支持拆除的人觉得这个想法太理想化,不切实际。 更让林徽因愤怒的是,有人竟然提议砍掉天坛的古柏来盖新楼,她几乎要哭出来了:“没有了这些古树,天坛还是天坛吗?” 会议室里的争论越来越激烈,林徽因因为情绪过于激动,开始剧烈咳嗽,梁思成赶紧扶住妻子,心疼得不得了。 那个春天对这对夫妻来说格外漫长,每天都有坏消息传来,某某城门要拆了,某某牌楼也要拆了, 林徽因的病情因为这些打击而急剧恶化,她经常整夜失眠,一闭眼就想到那些即将消失的古建筑。 1955年4月1日,林徽因去世了,她到死都没有看到自己努力保护的那些建筑得到妥善的保存。 梁思成失去了最重要的战友和人生伴侣,他还要继续为古建筑保护奔走呼吁,但力量已经微薄得可怜。 推土机还是来了,一段段城墙倒下,一座座牌楼消失,那些见证了明清两朝兴衰的古建筑,在轰鸣声中化为碎石。 当年那些支持拆除的人也许有他们的道理,新中国成立初期,确实需要大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古建筑占地多,维护费用高,在当时看来确实是负担。 但时间证明了林徽因的预言,几十年后,人们开始怀念那些被拆掉的古建筑,2004年,永定门城楼重建竣工,但这座新建的“古建筑”总让人觉得缺少了什么。 就像林徽因当年说的那样,拆掉的是真古董,重建的只能是假古董,那种历经风雨洗礼的古朴韵味,是无论如何也模仿不出来的。 如今走在北京街头,我们还能看到一些幸存的古建筑,每当看到这些,就会想起那对为保护它们而痛苦不堪的夫妻。 也许我们无法改变历史,但至少可以从中吸取教训,让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心血不至于完全白费,让那些古建筑的消失能够换来后人的觉醒。 信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创办者——梁思成与林徽因. 清华校友总会
为什么鲁迅当年以一己之力喷了整个整个文化圈?说白了还是他们私德有亏。你以为冰
【44评论】【3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