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特朗普宣布前所未有重大决定,美国将更具侵略性。《华尔街日报》周六援引

沃克笔下趣事 2025-09-01 13:19:47

就在刚刚, 特朗普宣布前所未有重大决定,美国将更具侵略性。《华尔街日报》周六援引一位白宫官员的话报道称,特朗普政府正在推进将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的计划,此前特朗普提出了这一可能性。 特朗普这波操作,堪称把美国的 “武德” 直接拉满。你以为改个名字只是文字游戏?错了,这里面藏着美国军事战略的大变局。就像当年把 “国防部” 改成 “战争部”,可不是简单的换招牌。 先给大家科普个冷知识:美国国防部的前身其实就是战争部,从 1789 年用到 1947 年,整整 158 年。那时候美国从大西洋打到太平洋,从北美大陆扩张到全球,靠的就是战争部这个招牌。 特朗普现在旧事重提,可不是怀旧,而是要把美国军队拉回 “进攻至上” 的老路上。他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说得明白:“当年我们用战争部打赢了两次世界大战,现在也该让军队找回那种进攻的血性。” 改名背后是实实在在的战略转向。看看美国 2025 财年的军费预算,已经逼近 9000 亿美元,相当于每天烧掉 24 亿美元。这笔钱都花哪儿了?印太地区的 “太平洋威慑倡议” 预算涨到 99 亿美元,是欧洲的三倍多。啥叫 “威慑”? 说白了就是在亚太地区摆开架势,随时准备动手。美军在印太部署了 37.5 万人,66 个军事基地,从日本到澳大利亚,从关岛到菲律宾,就像在太平洋上撒了一张大网。这还不算完,特朗普政府还打算把欧洲司令部和非洲司令部合并,把北方司令部和南方司令部合并,成立美洲司令部。 有人可能觉得改名就是换个牌子,其实不然。美国国防部的重组计划里,把六个战区司令部合并成四个,表面上是精简机构,实际上是把资源集中到进攻性作战上。 比如,把欧洲和非洲司令部合并,就是要让欧洲自己管自己,美国腾出精力来对付中国。这种 “甩包袱” 的操作,就像公司裁员,把不赚钱的部门砍掉,全力押注赚钱的项目。特朗普在北约峰会上直接对欧洲盟友说:“你们得把军费提到 GDP 的 5%,不然美国可不管你们了。” 再看看特朗普的军事遗产,那真是把 “进攻” 二字刻进了骨子里。2018 年退出《中导条约》,让美国可以自由发展中程导弹;2025 年对也门胡塞武装发动空袭,用 “压倒性武力” ;还有 2024 年推动的 “太平洋威慑倡议”,把关岛变成 “超级弹药库”。 这些操作就像游戏里的 “技能加点”,把所有点数都加到了 “攻击” 上,防御属性直接归零。最绝的是,美国国防部还打算把 “供应链韧性” 列为重点,说白了就是要确保打仗时弹药管够,别像俄乌战争那样打着打着没炮弹了。 有人可能会问,改名真的能提升战斗力吗?看看历史就知道了。1986 年美国空袭利比亚的 “黄金峡谷” 行动,18 分钟摧毁 5 个目标,靠的就是进攻性战略。当时美国战争部虽然已经改名,但骨子里还是那套 “先发制人” 的打法。 现在特朗普要把名字改回去,就是要让军队从思想到行动都彻底 “进攻化”。就像游戏玩家换了个更霸气的 ID,操作都跟着激进了。 不过,改名也不是没代价。美国国债已经突破 34 万亿美元,每个美国人平均背了 10 万美元的债。把钱都砸在军费上。 更要命的是,美国在国际上的信誉正在透支。退出《中导条约》让欧洲盟友心慌,对胡塞武装的空袭引发人道主义争议,这些操作就像在国际舞台上裸奔,虽然吸引眼球,但也暴露了自己的弱点。 说到底,特朗普把国防部改成战争部,就是要把美国变成 “全球警察” 兼 “全球打手”。从历史案例到现实数据,从战略调整到军费开支,这一系列操作都在向全世界宣告:美国要从 “防守反击” 转向 “全面进攻”。 至于这招是能重现二战的辉煌,还是会把美国拖入更深的泥潭,那就得看特朗普的 “交易艺术” 能不能在军事领域也玩得转了。毕竟,战争不是做生意,搞不好就会血本无归。

0 阅读:0
沃克笔下趣事

沃克笔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