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一直有两个俄罗斯,一个是莫斯科圣彼得堡为代表的2000万核心部分俄罗斯,另

裂谷长河娱乐 2025-09-02 15:31:19

实际上一直有两个俄罗斯,一个是莫斯科圣彼得堡为代表的2000万核心部分俄罗斯,另一个是非核心地带以少数民族,底层俄罗斯人为主的边缘俄罗斯。 彼得大帝生于1672年,在莫斯科长大,那时候俄罗斯还是个内陆国家,经济和军事都落后于西欧。他从小接触宫廷事务,1682年和异母兄伊万五世一起登基,但实际控制权在姐姐索菲亚手里。1689年,他通过政变夺取权力,开始推行一系列变革。1697年,他率领使团出访西欧,学习船只建造和军事技术,回国后强制贵族采用西方服饰和习俗。1700年,他发动北方战争,对抗瑞典,1709年在波尔塔瓦战役中获胜,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这场战争持续21年,到1721年结束,俄罗斯获得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部分土地。 他选择涅瓦河口作为新首都,1703年奠基圣彼得堡,通过强制劳动建成这座城市。行政上,他设立参议院和各部,取代旧的贵族会议,加强中央集权。军事改革包括建立常备军和海军,引入西方训练方法。经济方面,他推动工厂建设和贸易,增加税收来支持战争和改革。这些措施让俄罗斯从亚洲式国家转向欧洲大国,但也导致民众负担加重,引发多次起义,如1707年的巴什基尔起义。他在位期间扩张领土,向南推进到黑海,向东进入西伯利亚。1721年,他自称皇帝,正式建立俄罗斯帝国。1725年,他因病去世,留下一个更集权的国家,但改革也带来社会分裂。 俄罗斯历史上就存在这种核心和外围的分界,莫斯科和圣彼得堡集中了权力和资源,大约2000万人口享受较好条件,而外围地区如西伯利亚和中亚,主要由少数民族和底层俄罗斯人组成。沙俄时代,核心地区是欧洲俄罗斯的部分,贵族和官员多住在这里,教育和贸易发达。外围如乌拉尔以东的土地,被哥萨克人征服,设立行政区,居民包括鞑靼人和巴什基尔人,提供毛皮和矿产,但发展滞后。帝国扩张时,核心受益于新领土的资源,外围承担征服成本。 苏联时期,这种格局延续,莫斯科作为中心推动工业化,建地铁和重工业基地,而外围共和国如哈萨克斯坦和布里亚特,被纳入计划经济,集体农场生产粮食和原料。少数民族被组织成自治共和国,但实际控制在中央手里。军队征召也偏向外围青年,训练基地设在偏远地方。现代俄罗斯继承了这个模式,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有高楼和商业中心,居民平均收入高,而外围如图瓦和车臣,依赖资源开采,贫困率高。政府投资优先核心基础设施,如公路和铁路。 在军事冲突中,这种分化特别明显。2022年俄乌冲突开始后,军队招募多从外围地区进行。数据显示,阵亡士兵中,布里亚特人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达吉斯坦人也占较大份额,而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出身的士兵数量少。根据独立媒体统计,到2025年8月,俄罗斯总伤亡超过79万,其中死亡约22万,多来自经济弱势地区。外围共和国如布里亚特和图瓦的死亡率是全国平均的几倍,因为这些地方失业高,军队是主要就业来源。招募倾向于贫困区,少数民族士兵被派往前线承担高风险任务。他们的牺牲在官方数据中只是数字,核心地区生活影响小。 冲突进入2025年,俄罗斯部队在乌克兰东部推进,但进展缓慢。士兵主要从外围动员,如楚科奇和萨哈共和国,年轻人被征召后快速训练送往前线。到8月,俄罗斯损失继续增加,独立估算显示2024年就有43.4万伤亡。外围部队执行多数作战任务,国际报告指出伤亡集中于这些群体。普京在莫斯科主持会议,维持策略,强调统一。谈判时断时续,没有实质突破。外围损失积累,当地社区人口减少,经济进一步落后。他的任期延长,政策聚焦防御,但外围负担重。冲突僵持,双方挖掘阵地,俄罗斯继续从少数民族地区补充兵力。 俄罗斯这种核心和外围的分界不是新鲜事,从沙俄开始就这么回事。核心那2000万人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过得不错,有好工作好学校,而外围那些少数民族和底层人,日子就苦多了,靠挖矿种地过活。历史书上写得清楚,沙俄时候帝国扩张,外围地区当缓冲带,贡献兵力和资源。苏联接手后,虽然名义上自治,但实际还是听莫斯科的,工业计划把外围当原料基地。到了现在,情况没大变,政府预算多投核心,外围基础设施差,年轻人没出路就去当兵。 拿俄乌冲突来说,数据摆在那,到2025年8月,俄罗斯军队伤亡数字吓人,独立来源说死亡22万左右,总伤亡79万多。重点是,这些损失哪来的?多半从布里亚特、达吉斯坦、图瓦这些地方。布里亚特人只占俄罗斯人口0.3%,但阵亡比例高出好几倍。为什么?因为这些地区穷,军队给的工资对他们是笔大钱,招募容易。核心城市的人有办法躲征兵,外围没那么多门路。国际组织和媒体分析过,少数民族士兵被当炮灰用,前线高风险岗位多是他们顶上。冲突没停,2025年中期战线还卡在东部,俄罗斯推进但代价大。

0 阅读:2
裂谷长河娱乐

裂谷长河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