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我国潜伏美国长达37年的王牌特工金无怠被捕,在面对严酷审讯时,他突然

混沌于浮云 2025-09-03 15:41:24

1986年,我国潜伏美国长达37年的王牌特工金无怠被捕,在面对严酷审讯时,他突然说:“能给我个塑料袋吗?我想吐,”监管人员毫不在意,笑着答应了,没想到,正是这一小小的举动,令美国中情局后悔不已 金无怠1918年出生在北京,早年在北京长大。战乱年代,他进入燕京大学新闻系学习,学校从北京迁到成都,他跟着转移。那时候大学生生活不容易,他一边上课一边接触进步思想。1943年,他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利用英语优势开始地下工作。毕业后,1944年他进入美国驻华领事馆当翻译,工作踏实,逐步获得美方信任。没人把这个年轻人跟情报活动联系起来。 1948年,金无怠移民美国,继续翻译工作。1952年,他加入CIA的外国广播信息服务部门,负责亚洲情报分析。他娶了来自台湾的妻子凯西,夫妇俩在弗吉尼亚买房定居,看起来像典型移民家庭。他在职期间,逐步升职,成为亚洲政策专家,多次受表彰。CIA甚至给他办了光荣退休仪式。 朝鲜战争时期,金无怠被派到战场做翻译。他接触到美军作战计划和谈判细节,同时把这些情报传回国内,帮助志愿军调整策略。这段经历让他在CIA内部站稳脚跟,之后他深入核心,分析中国相关文件。他识别出美国在中国安置的特务来源,提供线索让中方打击间谍网络。37年里,他的行动让美方多次失利。 金无怠的华人身份一直受监视,但他保持低调,工作勤恳。退休后1981年,他仍偶尔接触旧同事,扮演忠诚退休人员。家人不知他的真实身份,他独自承受压力。1985年,一名中国情报人员叛逃美国,供出金无怠名字,FBI开始调查。 1985年11月22日,FBI逮捕金无怠。他被带到拘留所接受审讯。特工列出证据,包括他泄露的朝鲜战场情报、越南政策文件和中国境内间谍名单。他否认指控,但证据链完整。审讯持续多日,特工轮番提问他的潜入时间和动机。 审讯中,金无怠突然要求塑料袋,说想吐。监管人员笑着递给他一个,没当回事。审讯继续,他握着袋子否认一切。次日审讯,他面对更多细节仍摇头。塑料袋被他带回牢房,没人检查。 审讯焦点在金无怠的职业生涯上。特工指出他从1944年起就开始为中国工作,移民后继续潜伏。金无怠否认,但法庭文件显示他通过中间人传递情报,获得报酬却未报税。这成了额外罪名。 金无怠的间谍活动覆盖多个时期。他在CIA分析东亚情报时,接触机密报告,帮助中国了解美国对华策略。这让中方在外交和情报上占优势。美方后来评估,他的泄露造成巨大损失。 1986年2月7日,法庭审理金无怠案。他被控间谍罪、共谋罪和税务欺诈。检察官呈交证据,陪审团审议后宣判有罪。他被关进弗吉尼亚王子威廉县监狱,等待量刑。 2月21日清晨,狱警发现金无怠死在牢房,用塑料袋套头窒息。尸体被确认自杀。监狱立即封锁,FBI和CIA官员赶到现场,评估损失。他们意识到这个疏忽让审讯无法深入,关键情报流失。 金无怠的死让美方无法追查更多细节。他的间谍生涯从学生时代起步,到退休后曝光,展示了长期潜伏的复杂性。CIA内部反思招聘流程,但已无法挽回。 金无怠案是1985年“间谍年”的一部分,那年美国抓捕多名间谍。他的故事突出情报战的隐秘性和代价。美方承认,他的影响改变了某些历史进程。

0 阅读:4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