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育是,让孩子成为"幸福的生产者"!

妈咪呀安安 2025-09-07 16:18:19
前几天和朋友聊天 朋友苦恼的说,暑假一开始 她就请年假带孩子去旅行了 但回来后,预想中孩子"脱胎换骨"的场景并未出现 新鲜劲儿只维持了不到两天 手机屏幕又映着孩子专注又显空洞的脸 朋友的事,让我想起:消费型快乐 . 其实,无论是玩手机、看直播 还是打卡式旅游,本质上都属于消费型快乐 这种快乐不需要什么门槛 能让人瞬间就感觉很爽,但用不了多久 便又会陷入浑浑噩噩、迷茫空虚的境地 . 蕞丰盛的生命力 永远诞生于感官的留白处 . 养孩子的终极目的是让孩子获得快乐 ❤但快乐的真正意义, 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创造 不是让孩子成为"盲目的消费者" 而是成为"幸福的生产者" . 和消费型快乐相对的,是输出型快乐 获得它的过程虽然相对漫长、辛苦 但由此体验到的快乐却是充实而长久的 能让孩子更加自信、阳光 . 消费型快乐看似触手可得 但却会在浑然不觉中,慢慢毁掉你 . ❤好的教育,是让孩子成为幸福的生产者 《坛经》中说: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 好的教育, 是让孩子成为幸福的生产者 成为自己的小太阳 那落实到生活中怎么做呢? . ❶让孩子做自己生活的主角 从"旁观者"到"参与者" 同样是旅游,可以把“打卡式旅游” 换成由孩子负责旅行中的一个环节 比如:5岁左右的孩子 可以查地图选一个想去的公园 8岁左右的孩子 可以计算交通费用和零食预算 12岁左右孩子 可以设计当天的活动流程… . 把刷短视频换成全家人分工 一起写剧本 拍家庭成长录视频等等 . ❷从"个人享受"到"与他人连接":在付出中找到价值感 比如:给爸爸捶捶背,帮妈妈浇浇花 和同学一起完成小组任务 体验"社区一日小管家" 参与志愿者的分享、互助、陪伴等 . 这会让孩子明白 真正的快乐从不是孤岛 而是人与人之间搭起的桥 这会让孩子找到价值感和归属感 . ❸给孩子表达的空间 从"消费者"到"创造者" 享受消费型快乐的过程中 孩子大多数时候只是被动的接收 而输出型快乐 则来自于孩子自身的投入和创造 详细查看图片 . 看过这样一段话: 人生之路,分为宽门和窄门 宽门,就是简单模式,先甜后苦 窄门,则是困难模式,先苦后甜 . 消费型快乐就是简单模式,但留给孩子的 却是无止境的欲望和混混沌沌的空虚 输出型快乐则是困难模式 但蕞终回报给孩子的 是一个更加智慧、更加强大的自己 . 永远记住 不要让那些唾手可得的快乐 拖垮孩子的人生 . 快乐的真正意义,不是被动接受 而是主动创造,让孩子成为"幸福的生产者" 让孩子成为自己的小太阳,共勉父母与孩子

0 阅读:10
妈咪呀安安

妈咪呀安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