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荒唐的第四次十字军,为啥不打异教徒,反倒灭亡同宗的拜占庭?

食铁兽和柏拉图 2025-03-26 10:53:17

在讲第四次十字军之前,先来讲讲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之后的事情。理查一世和萨拉丁达成合约后,乘船返回欧洲,然而在海上遭遇暴风雨,不幸流落到了奥地利境内。

因为东征期间,理查命人拔下了插在阿卡城头的奥地利军旗,让奥地利公爵一直怀恨在心,所以奥地利公爵就将理查逮捕,随后转交给了他的领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六世。

英国方面不得不付出大量赎金赎回他们的国王,理查释放后很快平定了他的兄弟约翰的叛乱,随即对幕后主使法王腓力二世发动进攻。

然而在攻打一个小城堡时,一向身先士卒的理查被流矢击中,不久后便感染去世,中世纪最惊才绝艳的骑士国王就此落幕,他也再无法履行和萨拉丁5年后再战的约定了。

在理查一世去世的前一年,号称史上最强硬的教皇英诺森三世戴上了教皇的冠冕。英诺森在位期间,迫使英国、丹麦、葡萄牙等国俯首称臣,使教皇的权力真正凌驾于世俗君主之上。教皇成为欧洲的太上皇。

英诺森三世并不满足于此,仍然不遗余力扩大天主教的势力,所以他刚一上任,就着手准备新一轮的十字军东征。

然而此时西欧局势和第三次十字军时已经大有不同。此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还是个少年,根本掌控不了国内局势,更不用说东征了。

英国国王是英国历史上最糟糕的国王失地王约翰,和其父兄相比,简直判若云泥。他在同法王腓力二世的斗争中,不断丢城失地,最后因为在国内征收税赋,引得英格兰国内发生了诸侯叛乱,导致英国著名《大宪章》的签署。国内乱作一团,英国自然也无力出兵。不过这都是后话了,发生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之后。然而当时约翰王忙于和腓力二世斗争腾不出来却是事实。

唯一有能力的是法国国王腓力二世,然而腓力二世一向对东征兴趣寥寥,与之相比他对压服国内不服从的诸侯,收复被英王占据的领地更感兴趣。

英法德三个大国要么没能力要么没兴趣东征,英诺森三世只好把目光投向了各国的诸侯。最后以香槟伯爵蒂博、布卢瓦伯爵路易和佛兰德斯伯爵鲍德温为首的法国诸侯响应教皇的号召组织起了第四次十字军。

十字军虽然形成了,但是走哪条路线,进攻目标选在哪出现了分歧。最后经过商议决定,第四次十字军东征采用海路行进,进攻目标不是圣地而是埃及的首都开罗。因为埃及是穆斯林的大本营,攻打埃及可以切断穆斯林的补给,同时迫使圣地的穆斯林军队回防。

然而攻打埃及,就需要渡过地中海,这就需要一支庞大的舰队,而这正是当时北欧国家所欠缺的,所以他们决定请求当时欧洲海军最强盛的威尼斯共和国提供战船支援。

当时统治威尼斯的是著名的瞎子总督丹德罗,面对十字军使节的请求,他当即答应提供战船,但同时提出威尼斯不仅仅扮演运输大队的角色,而是要和十字军共同作战,同时要获得十字军占领土地的一半作为报酬,法国诸侯欣然应允。

根据双方的约定,诸侯一方会出动3.5万名士兵和4500匹战马,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为此威尼斯需要建造400艘大型平底船,最后双方约定在1202年6月从威尼斯出发。

尽管威尼斯是当时海上霸主,然而如此庞大的舰队在短时间内完成仍需要威尼斯举全国之力。这项约定刚达成不久,十字军主要发起人之一的香槟伯爵就去世了,这给还未出征的十字军蒙上了一层阴影。

尽管如此,十字军还是如期出发了,但是他们并没有像之前约定的那样到威尼斯汇合。很多人直接去了圣地,或者前往意大利南部和穆斯林海盗作战,这导致到达威尼斯的十字军总数一万人左右,这只有约定数量的三分之一。

威尼斯却是按照约定的数量建造的战船,为了弥补造船的成本,威尼斯人只好提高每位十字军战士的运费,使得十字军还没有出发就面临费用短缺的问题——如果不支付约定的费用,威尼斯舰队就拒绝出行。

最后,威尼斯总督丹德罗为十字军指了一条“明路”,如果十字军帮助威尼斯人攻打扎拉城,那么威尼斯就会向十字军提供尽可能长的贷款。

扎拉是威尼斯对外贸易路线上的一个重要枢纽站,但由于匈牙利的煽动,扎拉爆发反对威尼斯人的运动,使得威尼斯面临航线被切断的风险,所以威尼斯一直想重新夺取这座城市。

十字军陷入了两难,因为扎拉城中的居民都是基督徒,而十字军组建的目的就是为了消灭异教徒,维护基督徒兄弟的利益,如此同室操戈肯定和初衷相悖,而且可能面临教皇的绝罚。但如果不听从威尼斯的建议,那么十字军只能无所作为地停靠在威尼斯望洋兴叹。

权衡利弊之后,十字军答应了丹德罗的建议,400艘战船载着十字军和威尼斯人的联合大军向着扎拉城进发。

1202年11月,舰队抵达扎拉城下,在十字军的猛烈进攻下,扎拉城仅坚持了5天就宣告投降,十字军初战告捷,但他们的敌人并不是异教徒。

英诺森三世听闻十字军攻打扎拉的消息后震怒不已,立即将所有十字军将士开除出教籍。法国诸侯得知后立即派遣使节告知事情原委,教皇毕竟对十字军还有所依仗,就解除了对十字军的绝罚。

在扎拉休整期间,一个不速之客的来访改变了第四次十字军的命运。这个不速之客名为阿莱克修斯,他是前拜占庭皇帝伊萨克二世的儿子。

伊萨克的弟弟阿莱克修斯三世起兵反叛废黜了伊萨克二世,阿莱克修斯投奔他的姐夫神圣罗马皇帝亨利六世。在亨利六世的建议下,阿莱克修斯前来寻求十字军的帮助,请求十字军帮助他攻打篡位而来的拜占庭皇帝,帮助他和父亲复位。

虽然拜占庭信奉东正教,而非正统天主教,但让十字军去攻打拜占庭仍然有违十字军的初衷。更何况他们刚打完扎拉城,如果再去打另一个基督教国家,那么教皇肯定还会给出更严厉的惩罚。

可能知道十字军的顾虑,阿莱克修斯开出了让十字军难以拒绝的条件:事成后,拜占庭帝国将为十字军提供20万马克巨额报酬,并派遣士兵加入十字军,最重要的是恢复拜占庭天主教的信仰。

听完这个条件后,十字军再无顾虑,爽快答应了拜占庭王子的条件。自从1054年东西方教会分裂后,历任教皇都已合并东方教会为人生最大目标,如果这个宏愿在十字军手中完成,那么他们不但不会被绝罚,反而会被罗马教会推上前所未有的高度。

于是乎,在刚攻下一座基督教城市之后,本来应该攻打异教徒的十字军又攻向了另一个基督教国家——拜占庭。

1203年,十字军和威尼斯的舰队达到君士坦丁堡城下。威尼斯人多从事海上贸易,眼界开阔,而来自西欧的十字军却被君士坦丁堡高大坚固的城墙深深地震撼到了,他们怀疑仅靠这点兵力是否能攻下这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城。

威尼斯总督丹德罗打消了十字军的顾虑,威尼斯熟悉地中海每一处包括君士坦丁堡的地形,在威尼斯人的引导下,十字军对君士坦丁堡发动了进攻。

尽管阿拉伯人、斯拉夫人、保加尔人等先后在君士坦丁堡城下折戟沉沙,悻悻而归,然而此时的拜占庭已非昔日可比,已经沦为了一个任周围强敌随意蹂躏的二流小国。

尤其此时十字军队伍里还有一个流亡皇子,所以君士坦丁堡城内也出现了所谓的带路党,就这样在外攻内应的双重夹击之下,在1204年4月,这座建城800多年固若金汤的君士坦丁堡第一次沦陷在了十字军的手中。

十字军攻下君士坦丁堡后,发现拜占庭皇帝将皇宫中的财宝搜刮一空,逃往他处。

阿莱克修斯皇子将他的父亲——前皇帝伊萨克二世释放出来,将其重新扶上了帝国皇帝的宝座,而他本人也被加冕为共治皇帝,称阿莱克修斯四世。

然而此时阿莱克修斯却陷入了窘境,因为他发现以此时的情况根本无法兑现对十字军的承诺。

阿莱克修斯对城中军民疯狂征收新税,甚至开始搜刮教会财产,但仍无法全部兑现诺言。

十字军和威尼斯人对此极为不满,开始在城中大肆劫掠,使得十字军和君士坦丁堡市民的矛盾开始激化。

阿莱克修斯夹在十字军和市民中间毫无作为,不久后君士坦丁堡城内再度发生政变,伊萨克二世再度被推翻,而阿莱克修斯四世则被愤怒的人群杀死。新皇帝阿莱克修斯五世拒绝支付十字军剩下的报酬。十字军遂开始再度攻打君士坦丁堡。

由于克服了对君士坦丁堡城墙的恐惧,且拥有了上一次攻城的经验。十字军仅用了三天时间就再度攻下君士坦丁堡。

为了报复拜占庭的背叛,十字军攻入城后,纵兵三日,大肆劫掠,这座“众城的女王”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高举圣战旗帜的十字军将士以及随行的神父全都卸下伪装,化身为暴匪和强盗,在城内纵情发泄自己的欲望,杀人、放火、抢劫、偷盗、强奸,种种暴行在城中每一处上演。他们甚至公然在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圣坛上凌辱了还未来得及逃走的修女们。

而君士坦丁堡几个世纪积累下来的财富自然成为这些暴徒竞相抢夺的目标,来自地中海各地的奇珍异宝、金银器物、艺术品、图书文稿都被十字军掠夺一空。据目击者记载,这场掠夺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其抢劫之残暴、洗劫之彻底、赃物之丰富是绝无仅有的,甚至穆斯林抢劫耶路撒冷与之相比也要大为逊色。

这些赃物被十字军运回各自在西欧的领地,使得本来文化贫瘠的西欧一跃成为艺术品云集的圣地,至今法国仍然是拜占庭文物的主要收藏地。而威尼斯同样收获颇丰,如今屹立在威尼斯圣马可教堂门口的四匹铜马就是当时从君士坦丁堡竞技场掠夺而来。

不过对赃物的瓜分只是次要的,如何处理占领君士坦丁堡之后的领土和权力分配才是十字军的头等大事。十字军决定不再扶持另外的拜占庭皇帝,而是取而代之建立一个十字军的国家,这样一来一个叫“拉丁帝国”的新国家建立。

然而谁来做皇帝又成了一个新问题。一开始威尼斯总督丹德罗的呼声最高,但是丹德罗拒而不受。后来人们又推举十字军的总指挥蒙费拉特侯爵为皇帝,但是丹德罗认为蒙费拉特侯爵声望已经够高了,如果再当选为皇帝,有可能威胁到未来威尼斯在地中海的利益。

在威尼斯人的影响下,佛兰德斯伯爵鲍德温当选为拉丁帝国的皇帝,称鲍德温一世。

然而受益最大的还是威尼斯人,新皇帝名义上统治着拜占庭帝国5/8的土地,但大部分都赠给了各级的诸侯。而剩下的3/8的土地则归威尼斯所有。通过这次十字军的占领,威尼斯人取得了在地中海东岸的控制权,使其在随后半个世纪时间里占据了同另一个商业对手热那亚的优势地位。

随着分赃的结束以及拉丁帝国的建立,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也宣告结束。这一次十字军是历次东征中最特殊的一次,自始至终这支十字军都未对异教徒动过一兵一卒,却接连攻占了扎拉和拜占庭两个基督教的政权。教皇英诺森三世虽然对攻打扎拉很愤怒,却并未对十字军攻占君士坦丁堡做出任何惩罚甚至是指责,算是对这一同室操戈行为的默许。

由此可见,十字军已经失去了前几次东征的纯洁性,已经沦为了后来人们常说以掠夺财物和土地为目的的侵略战争。而4年之后,在英诺森的号召下,一场针对法国南部阿尔比派的十字军行动更是说明了这一点。

0 阅读:13
食铁兽和柏拉图

食铁兽和柏拉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