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格雷泽开始收购曼联股票,逐渐成为曼联最大的掌控人,直到最后完全掌控曼联,格雷泽家族大概花了三年的时间。
其实在他收购曼联的那一刻起,曼联就已经开始衰败的路程。
至于实打实要责怪谁,我认为最起码得要两拨人负责,首先就是老板。
格雷泽大家应该都清楚,他给曼联下达的指标就是每年能给他分红,并且数额不断的上升,而且曼联能够承载他的债务。
格雷泽家族以7.9亿英镑收购了当时英超最成功的球队,只将自己的2.7亿英镑投资于这笔交易,其余的收购所产生的债务都转嫁给了曼联,立即使俱乐部陷入了价值5亿多英镑的债务。要知道在此之前曼联虽然上市,但一直没有债务,赚的钱也不断地投入到球队当中。
除此之外他对于曼联的成绩没有什么要求,毕竟格雷泽玩的是低价买入高价卖出的戏码,当年在美国也是这么搞,在曼联这也是这么搞。
相当于他玩的是资产升值。
毕竟相较于每年的分红,这20多年的时间内,格雷泽靠曼联资产的升值其实已经赚了不少钱。
银行贷款也要看你的资产价值,他们这些人赚钱又不是实打实的拿工资和分红。
所以首先在源头上就出现了错误,当时弗格森和曼联的管理层出现矛盾在格雷泽想要收购曼联的时候也参与了帮助,这也是有些人批评弗格森的原因,其实我觉得这是没有必要的事情。
毕竟谁能想得到格雷泽在足球世界里会这么玩?
毕竟在他收购美国的NFL坦帕湾海盗俱乐部后, 坦帕湾海盗俱乐部从一个经营状况比较糟糕的俱乐部成功的蜕变出来,并且获得了2002年和2021年两次超级碗。
这种成功的履历我觉得如果能够运用到曼联身上是一件不错的事情(俱乐部价值暴涨20倍)。
可惜格雷泽并没有去管曼联的运营,好巧不巧的是,他碰上了弗格森最辉煌的年代,所以大家也就将就看着,毕竟能拿成绩,也没法干什么事情。
上梁不正下梁歪,整个球队的运营思路出了问题那么底下的管理人员肯定也会出问题。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讲的就是曼联当年的管理层绝大部分都不是从事足球产业的人员。
「CEO」伍德沃德:普华永道、摩根大通;「执行副主席」理查德-阿诺德:普华永道;「体育总监」约翰-默塔夫:富勒姆、埃弗顿和英超;「足球谈判主管」马特-贾奇:摩根大通;「 技术总监」 达伦-弗莱彻:球员转行「足球业务主管」艾伦-道森:英国皇家空军服役17年;「战略执行官」克里斯-蒋:毕马威;大家看这些高管的履历,很多都是玩金融的或者跟足球没有关系的事情,所以在那个年代,趁着弗格森最后打下的江山,曼联的主要目标就是提升股价和增加商业收入。
说实话这些搞金融的确实有一手,但代价就是嗑药之后的萎靡感。
一个球队应该分为拥有者,高层,教练和球员四个阶梯,最主要的两个阶梯出现了问题,那么对于教练和球员来讲心态也会产生变化。
克洛普为什么不去曼联?
就是因为他看不上曼联的这种商业化作风,能赚钱难道不好吗?主要还是因为心态的影响。
因为现代足球跟商业化和金融的绑定过于紧密,能赚钱与成绩的影响直接关系不大,只要能讲故事只要有历史那么就有可能会赚钱。
比如曼联只要每年能够进入到欧冠,那么商业赞助就不会少,所以很多球员在当时就养成了一个习惯,踢球踢的差不多就得了,每年挣四就可以,没必要费心尽力的去争夺冠军。
这句话安切洛蒂也说过:
足球世界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平衡,没有平衡什么事都没有用,只关注一点那么就会让这艘大船倾斜。
竭泽而渔总有用完的时候。
所以还是那句话上梁不正下梁歪,最上面的思路和道路就选错了,夹在中间的教练急也没有任何办法
Jamson7
这些年曼联没被格雷泽玩到解散就很厉害了。
用户18xxx38 回复 03-21 11:23
相信美国资本,不如相信猪会上树[得瑟]
思忘
没事,反正还可以参加欧冠取得分红,有钱赚就行了,要求不要太高[得瑟][得瑟][得瑟][得瑟]
用户10xxx66 回复 03-27 09:35
你多久没看球了[得瑟]还欧冠,欧联都没得踢
mygame
当年弗爵爷和原老板出现矛盾给格雷泽机会的源头居然是一匹赛马,这匹马成绩不错但是因为奖金分配有了矛盾(顺便说一句弗格森现在还有赛马,虽然成绩比不上当年那匹但也不算是无名之辈,爵爷去年随这匹马来了香港最顶级的香港国际赛事)
魔瞳
引援投入不少了,主要是管理上出问题[抠鼻]
龙勃透镜
有个金鸡能下蛋赚银子就行,其他的谁管?造成的后果就是球员怎么砸钱换也罢,反正踢的差不多就行了,然后就是俱乐部没有余钱更新设备设施。卡灵顿基地内的设备设施,跟弗格森退休时期差不多。这样的基础设施状况,怎么可能能保障球队出成绩?再搞多几年这样的操作,曼联会连仅剩点商业影响力都不复存在,那就会彻底沉沦了
大侠
废格森:哈哈,你们都看不出我当年的绝招,搞掂裁判什么点球、超长补时都轻轻松松得到的。靠,后来接手我帮家伙没一个懂事的,船不沉才怪[呲牙笑]
蒲公英
好事情[得瑟]
用户75xxx45
这大白话说了有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