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毛主席和刘亚楼关系铁得很,不光是因为刘亚楼是个了不起的将领,更重要的是,毛主席打心底里心疼刘亚楼。
【涿县迎驾,接毛主席进京】
1949年3月24号,华北大地还被刺骨的冷风吹得直哆嗦,平津战役刚结束没多久,那片广阔的平原上,第四野战军和平津战役前线指挥部的参谋长刘亚楼,正坐在一辆军用的吉普车里,风驰电掣地从北平往河北涿县赶。
望着车窗外快速掠过的广阔平地,刘亚楼心里激动不已。他这次赶往涿县,是为了专门迎接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到北平,行动代号“劳动大学”。这可是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刘亚楼对每个小细节都琢磨得透透的。
四天前,刘亚楼就已经安排好了,他让四野的保卫部长钱益民和参谋处副处长尹健带着汽车团,一共三百多辆车,分别从北平和天津出发,往西北坡那边赶,去迎接重要人物。为了保险起见,从涿县一路到北平,他还特意安排了两个军和中央社会部的人沿途警戒。刘亚楼自己呢,则亲自盯着北平周边的空中,确保不会有啥意外。
听说党中央和毛主席到了河北涿县,刘亚楼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赶紧让司机开足马力往涿县赶,心里头那个急啊,就想快点见到多年未见的毛主席和中央领导们,这都12年没见了。尽管外面寒风凛冽,但刘亚楼却浑然不觉,他的心思早就飘回了延安,那时候他和毛主席天天在一起的日子,历历在目。
1936年5月份,刘亚楼在长征途中一直冲在前面,像把锋利的刀,开路斩荆棘。那时候,他接到命令去红军大学深造。跟他一同作为首批学员的还有罗荣桓、罗瑞卿、谭政、杨成武、张爱萍等38个人。虽说人数不算多,但每个人都是红军团级以上的大佬,水平相当高。他们平均年龄才27岁,个个都是久经沙场的战士,每个人身上平均都挂着3道以上的伤疤呢。
快年底了,红军大学第一期半年的学员们眼看就要毕业。那时候,西安事变刚闹完没多久,全国抗日的气氛好多了,学员们都在琢磨毕业后去哪儿,前线咋样。后来听说学校还要接着办,得有不少人留下来当老师,大家伙儿急了,纷纷给政治部写信,吵着要去前线。刘亚楼就是这里面最积极的一个。
某天,毛主席走进了红大来给大家上课。还没开讲呢,他先瞅瞅教室里的大伙儿,然后慢悠悠地说:“我听说,有些同志写了信,说是不想在这儿待了,觉得自己本事大了,想出去闯闯,找更大的地方发展,这挺好啊!”这话一说,大家都精神了起来,特别是那些写了信的人,心里头别提多高兴了。
但是,”毛主席话锋突然一转,声音也提高了几分:“我得在这儿正式说一声,所有写了报告信想走的,都得留下。你们要是都走了,学校还怎么开得下去呢?为了适应现在的新情况,学校不光要继续办,还得扩大规模,至于教员嘛,就从你们这些人里面挑...”
这一出可真是好心办坏事,刘亚楼和那几个写报告信的家伙,你瞅瞅我,我瞅瞅你,一脸无奈又带笑。接到要留在学校当训练部部长的消息后,刘亚楼心里头有点不是滋味。毛主席听说这事儿,特地把他给叫了过去。
毛主席直截了当地问亚楼道:“听说你心里有点不大痛快,是吧?”
刘亚楼直言不讳地说:“瞧着同学们陆续打包回部队,我心里头也直痒痒。”
毛主席笑着对那人说:“你就留在学校,带着新学员训练,这可是个不小的责任呢!”
刘亚楼还是不甘心,他直接跟主席说:“主席啊,我觉得我还是回部队上战场吧,留在后面总感觉没啥作为。”
毛主席一听这话,立马恼了,他点着烟,走来走去地说:“刘亚楼啊,你说留在后方没前途,行,那我以后十年都不让你上战场,就待在延安,哪儿也别想去!”
刘亚楼一看毛主席动了气,心里明白自己嘴快了,连忙接上话:“主席,我刚才那话不对头...”
毛主席讲道:“你的问题不光是说错了话,关键是你的思想观念就不对头,你对那些在后方默默奉献的同志存有轻视之心。”
“头儿,我认同你的指正。”
毛主席正发着脾气呢,一看刘亚楼那副又想哭又想笑的样子,立马就被逗笑了。他走过去,轻轻拍了拍刘亚楼的肩膀,语气也变得温和多了:“亚楼啊,我知道你是打仗的好手,正因为这样,才让你来管新学员的训练嘛!办学校是大事,选的干部都是精挑细选的,你来干这个最合适不过了。红军大学有的是机会,有你发挥本事的地方。”
听了毛主席的一席话,刘亚楼顿时明白了自己工作的分量,他猛地站起身,拍着胸脯说:“主席,您放心好了,我会踏踏实实工作,把自己的任务干好。”
行!爽快直接,不拖泥带水,刘亚楼就是这样的人。毛主席瞧着自己手下这位变化迅速的将领,心里头别提多高兴了。
1938年,中央要派一批人去苏联的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毛主席首先就想到了刘亚楼。在苏联的七年时光里,刘亚楼不仅顺利从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成绩还特别好。他还参与了苏联的卫国战争,被授予了少校军衔。斯大林特别欣赏他,好几次都想让他加入苏联国籍,但刘亚楼都拒绝了。
1945年8月份,苏联红军开进了东北,那时候刘亚楼就跟着他们一块儿回了国,一到家就被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的参谋长,成了东野里头排第三的大佬。往后啊,毛主席给东野发电报,老提“林罗刘”这三个人,这在当时那些野战军里头,可算是独一份儿了。
刘亚楼心里头对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关照栽培感激得不得了。一到涿县,他就在一群领导中间,一眼就瞅见了那个好久没见的身影,心里头那个激动啊,别提了。他赶紧上前去,“毛主席、周副主席、朱老总...”一个个敬礼握手,轮完一圈儿,刘亚楼反倒愣住了,一时间不知道该咋开口说话了。
“嘿,咱们这儿又多了一位护航大将!”毛主席爽朗地笑着,紧紧握住心爱将领的手,仔细打量了一番,然后高声说道:“刘亚楼啊刘亚楼,你这一趟‘洋墨水’喝得,整个人都精神焕发了嘛!如果没记错,你是38年去苏联的吧,45年才回来,这一晃,都快八年光景了啊!”
刘亚楼满心激动地说:“主席,从延安一别,这都十多年啦!我心里头一直惦记着党中央,惦记着您呐!那时候,您叮嘱我十年内不许上前线,我要是再不回来真刀真枪地干几场,等全国解放了,可就没机会打仗咯!”
毛主席和其他中央的大领导们在涿县换乘火车到了北京,然后住进了香山。就在那天下午,毛主席在叶剑英和罗荣桓的陪伴下,坐着吉普车直奔北平西郊的西苑机场。他们在那里举办了一场非常庄严的阅兵活动。
阅兵大典是刘亚楼一手策划的。为了保证毛主席万无一失,阅兵一开始,毛主席就站在那辆没顶的吉普车上,手搭在挡风玻璃的上边框。刘亚楼呢,他蹲在车里头,从后面用两只手紧紧搂着毛主席的双腿,生怕开车途中有个啥闪失。
刘亚楼的秘书瞅见毛主席西苑阅兵的照片,心里头那个激动又带点惋惜,他开口道:“司令员啊,能给毛主席机场阅兵当护卫,这事儿太有分量了!可这张照片,真是太金贵了却只看到您半个身子,脸都没露全,真是遗憾得很呐!”
听了秘书的话后,刘亚楼一脸认真地回应:“拍那张照片时,我特意把脸转到毛主席后头了。这张肯定会留在党史、军史,还有中国革命史上的照片,主角肯定是毛主席,我哪能去抢他的风头呢?”
【毛主席亲自点将】
不过,到了北京后,毛主席晚上睡得并不踏实。5月4号那天,6架美国造的B-24轰炸机从重庆起飞,直接飞到北平,在低空扔下了30颗超级重的炸弹。这下子,毛主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天上来的危险,觉得咱们得赶紧把人民空军建起来,好好发展,这事儿真是太急了。
毛主席立刻下命令:“咱们得赶紧把空军建起来,没空军的国家,不就跟没设防一样吗?”周总理听了,心里既向往又犯愁,就问:“主席,您看让谁来挑头组建空军好呢?”
没错,空军可是个技术含量相当高的新行当,要揭开这天空的神秘面纱,非得是个既勇敢又机智的人不可。毛主席琢磨了好一会儿,脑子里突然蹦出了一位形象:个子虽不高,但做起事来那叫一个利落,还是个“洋八路”。他毫不犹豫地说:“就让刘亚楼来挑这担子吧!”
周总理对刘亚楼也是特别满意,他拍板决定:“行,就这么着了!”于是,空军司令的位子就定了刘亚楼。没多久,因为四野的事务还在北京拖着,刘亚楼就接到了毛主席的直接命令,让他去中南海的菊香书屋报到。
刘亚楼到的时候,毛主席正一手撑着腰,另一手摇着大蒲扇,弯下腰全神贯注地研究地图。刘亚楼站得笔直敬了个礼,然后连忙问:“主席,这时候找我,肯定有急事吧?”
“你挺敏感的嘛。”毛主席站起身,笑着跟刘亚楼握了握手,接着说,“有个特别重要又十万火急的任务。”刘亚楼心里琢磨着,这任务八成跟台湾有关。这时,毛主席又开了口:“刘亚楼,你打仗是把好手,要是让你从地上飞到天上,去当空军司令,咋样?”
听到毛主席这么说,刘亚楼瞬间愣住了。他之前确实听说过中央要筹建空军的事儿,但压根儿没想过会让自己来挑这个担子。毛主席话音刚落,刘亚楼连忙摆手拒绝:“主席,这真不行,真不行!我学的是陆军那套,空军我是一窍不通,哪能做空军司令呢?”
“这事儿我也不懂,但总得有个人站出来带头,我就看好你,哪怕你觉得自己干不了!”过了一会儿,毛主席语重心长地说:“解放全大陆眼看就要实现了,可解放台湾还得下番大功夫。渡海作战啊,关键就看空军和海军了。虽然现在空军力量还不足,但中央信任你,让你来挑大梁,你可别真是个‘空’军司令,啥也没有啊!”
毛主席话音刚落,刘亚楼心里就明白了,这空军司令的担子,他是挑定了。他情不自禁地用力搓着那双大手,接着,朝毛主席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干脆利落地说了一声:“干了!”
“行,这就是刘亚楼那雷厉风行的作风!”毛主席开心地笑了。
刘亚楼接下了组建空军的大任务,他立马行动起来,从搜集各种资料,到制定计划,再到商量怎么组建空军最好,刘亚楼干啥都是风风火火的,一点时间都不敢浪费。结果只用了一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航空兵部队,第四混成旅就在南京宣告成立了。而且,才过了短短三个月,他们就接手了上海的防空任务,成了咱们空军里第一个能打仗的航空兵部队。
抗美援朝战事一起,毛主席为了守护咱们的家园,顶着大家的不同意见,果断让彭德怀带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去朝鲜帮忙,跟美国鬼子干了一场。
在朝鲜战场上,美军陆海空三军联手,势力强大,可我军那边,能上的只有陆军兄弟,天上压根儿没咱的份儿。这事儿啊,一直让毛主席心里头不踏实。琢磨了好久,毛主席又把刘亚楼给叫来了,直截了当地说:“咱得赶紧的,在最短时间里头,练出一支能打的空军队伍来,好去战场上给陆军兄弟们搭把手。”
1951年1月21号,中国人民志愿军到朝鲜打仗3个月后,咱们的中国空军也迎来了头一回的空中大战。空四师的28大队,在第一次出手时,就成功打伤了一架美国敌机,还一点没受伤,真是开门红啊。才过了一个礼拜,空战又打响了,咱们军队这次更厉害,又打下了一架敌机,还打伤了一架。
在朝鲜战场上,中国空军大放异彩,一下子打破了“美国空军无敌”的说法。刘亚楼向毛主席说起空4师的飞机表现时,毛主席高兴地说:“空4师打仗真勇猛,太好了,真让人欣慰。”
【刘亚楼一句话令毛主席红了眼眶】
就在咱们志愿军兄弟们为了保家卫国,在朝鲜战场上跟美国鬼子拼命的时候,国内居然有些没良心的商人,趁着国家有难,偷偷赚黑心钱。他们竟然把一堆破烂货,还有假药啥的,都卖给了咱们的战士。这事儿传到毛主席耳朵里,他老人家气得火冒三丈,立马就下了命令,说要好好查查这些黑心奸商。
但毛主席心里最挂念的,不是那些资本家或商人,而是那些坐在高位上,没被战场上敌人的子弹打倒,却被城里的诱惑给“甜倒”了的干部。他们觉得自己打了胜仗就是大功臣,结果却陷入了贪污腐败的泥潭,变成了老百姓眼中的罪人。这里面,刘青山和张子善两个人的事儿,影响最大。
毛主席一瞧见那俩家伙,仗着手里的权,拼命捞钱,短短不到两年,居然贪了171亿,立马火了。他当场就吩咐华北局,得好好收拾刘青山和张子善这俩贪官。不仅如此,他还要在全党和全军里头,发动一场轰轰烈烈的“三反”运动,就是要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可在华北局专为处理他俩的事儿开会时,大家意见分成了两拨:一拨人觉得,这俩人贪污的事儿太坏了,得按法律严惩不贷;另一拨同志呢,觉得刘、张以前可是有大功劳的,希望组织能网开一面,从轻发落。
因此,刘和张的以前的老领导特地找了一位在中央工作过的老前辈,想让他帮忙在毛主席面前说说好话,给他们俩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老同志话音刚落,毛主席立马就火了。他觉得,华北局有些同志还是没搞清楚这次事情的严重和糟糕程度。毛主席气呼呼地大声喊道:
我也想给他们一个尝试的机会,可蒋介石却不给我们留余地,整天琢磨着反攻大陆的事儿。他枪决了刘青山和张子善,就是想给大伙儿提个醒,挽回更多同志。我可不想走上李自成的老路。要是你们不想当那个让人难受的角色,那就让我来当这个“恶人”吧……
由于他俩地位显赫,功劳卓越,影响力广泛,因此我们才狠下心决定对他们进行惩处。只有这样,才可能救下那二十个,两百个,两千个,甚至两万个犯了不同轻重错误的干部。”
瞧着毛主席那火冒三丈、一脸严肃的样子,老同志这才明白主席的一片苦心。他立马表态说:“主席考虑得真周全,我完全按照主席的意思来,对那两个人,咱们得赶紧枪毙。”
毛主席心里还是憋着气,没搭理那位老同志,老同志见状也就不吭声了。这样一来,办公室里空气凝固得吓人。刚好刘亚楼也进来汇报工作,他亲眼看到毛主席发了大火,吓得连呼吸都小心翼翼起来。
过了好一阵子,毛主席转过头,问刘亚楼道:“你们空军那边的‘三反’运动进展得咋样了?”
刘亚楼诚恳地说:“没啥大问题被发现,所以就有人讲,空军那边是把大事往小了说,小事就直接给忽略了。”
毛主席可没打算就这么放过刘亚楼,他接着问:“你们空军,一年到头得花多少银子啊?”
大概就是好几千亿那样!(要知道,以前的一万元旧币,现在就值一块钱新币。)
毛主席一听到这个数字,立马对刘亚楼说:“来,你给我行个军礼!”
正当刘亚楼犹豫不决时,毛主席又一次干脆利落地吩咐说:“你给我行个军礼!”
刘亚楼嗖地一下站了起来,规规矩矩地给毛主席行了个军礼。这一动,他军装上的补丁也就不小心露了出来。
其实啊,毛主席以前就瞧见过刘亚楼穿着带补丁的衣裳,不过他一直没吭声。今天刘亚楼敬完礼,毛主席又瞅见他衣服上那补丁了,心里头挺不是滋味,就动情地说:“你手上管的钱一年几千亿呢,衣服上还打着补丁,我不信你,还能信谁呢?我能处决刘青山、张子善,就肯定能保你刘亚楼没问题!”
还没等刘亚楼开口,毛主席就温和地接上了话:“我去年就留意到你袖口有缝补的痕迹,今年咋还穿着这件呢?这样吧,我批了,你去做两套新衣裳!”
从毛主席让刘亚楼当空军头儿那会儿起,刘亚楼就给空军立了个大方向,那就是“省钱建军”。他私下里给自己打气,说每一分钱都得花在关键处,绝对不能对不起毛主席和党中央的信任。因此,刘亚楼管军队既严又省,他自己更是先做好榜样。吃穿住行上,刘亚楼从不挑剔,衣服破了补补继续穿,一点不含糊。
听到毛主席那番话,刘亚楼心里头暖洋洋的,可又觉得怪不好意思的。他赶忙接口道:“主席,您瞧我这人,穿衣服就是费事,您每天都忙得团团转,这种小事就别再挂在心上了。”
突然间,毛主席脑海里闪过刘亚楼的妻子,便随口问道:“你家翟云英近况如何啊?”
刘亚楼说:“我让她去上学了,想着年轻时候多学点东西总是好的。可她有点犹豫,说怕没人管我。我就跟她说,我这空军司令可不是长久的,说不定哪天就走了,到时候你有文化了,就能找个活儿干,养活自己和孩子。”
毛主席听了刘亚楼的话,愣了一下,他清楚刘亚楼身体一直不太好,但真没想到刘亚楼会这么说。毕竟,刘亚楼才41岁,正是身强力壮的时候呢。毛主席伸手点了点刘亚楼,动情地讲:“这话我可不爱听,你们都得给我好好的,活得精神点。我还没去见马克思呢,你们谁也别想先走一步……”
这话一说,刘亚楼和那位老同志眼眶立马就湿润了,连毛主席的眼里也泛起了红丝。要知道,毛主席平时可从不说这样的话,简单的话语里透着沉甸甸的情感,这份深情更加打动人心。这场景,说不定就是历史上最让人心头一暖的时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