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授衔,傅作义为何不是开国上将?毛主席:授上将委屈他了

不急不躁文史 2024-03-10 22:54:39

抗战时期,傅作义始终以民族大义为重,坚持与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合作共同抗击倭寇,我党对他的评价很高。

解放战争后期,他顾全大局,识大体,力排众议与我党达成一致,毅然率兵起义,使古老的文化故都躲过了一场战火的涂炭,完好的回到了人民手中,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毛主席高度称赞傅作义是和平解放北平的大功臣。

1955年授衔时,傅作义被列入开国上将人选名单,但是在讨论时,毛主席却把名单中的傅作义的名字给划掉了,并表示,授上将太委屈他。

那么,毛主席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绥远抗战触发西安事变 促使蒋介石同意联共抗日

1918年,23岁的傅作义从保定军校毕业后,回到老家山西进入了阎锡山的晋军,并深受阎锡山的赏识。

阎锡山在中原大战中战败,晋军被蒋介石收编,傅作义归属到蒋介石的旗下,在之后的大大小小的战争中,傅作义凭着出色的军事才能受到了蒋介石的青睐,并不断得到提拔,成为三十五军军长,同时还兼任绥远省主席。

1931年,日寇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后,激化了中日民族矛盾,而此时的蒋介石却对日寇的入侵无动于衷,仍然把全部精力放到剿灭共产党上面。

这让具有爱国思想的傅作义对蒋介石深感不满,但作为下级,他怎么能左右得了蒋介石呢?无奈之下,他决定率自己管辖的部队去抗击日军。

傅作义对官兵们进行抗日宣传动员时,他提出的“宁作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爱国口号,激发了官兵们心底深处的爱国热情,在对日战前大练兵时,都表现的非常积极认真。

1933年,他率部参加了长城抗战。

1935年,日寇得寸进尺,把侵略的魔爪向华北伸了过来,爆发了华北事变。

面对日寇明目张胆的入侵,中国共产党决定联合傅作义这样的地方实力派共同进行抗日。

1936年8月14日,毛主席亲自给傅作义写了一封信,明确表示我党希望与其共同担负起抗击入侵日军,保卫国家的重任。

傅作义看信后深受感动,同时更加坚定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10月22日,毛主席又派在正在西安的彭雪枫去见傅作义,经过一番长谈,傅作义对中共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非常的赞同。

11月15日,日军和伪蒙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绥远红格尔图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傅作义亲自到前线指挥作战,率官兵与日寇展开了生死决战。

绥远抗战打响后,我党公开表示了对绥远抗战的支持,并通电南京政府、各党派团体、各界人士及全国人民,放弃对日妥协的政策,增援绥远前线,全国上下团结起来共同抗日。

我党的这份通电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反响,再加上我地下党组织的大力推动,全国掀起了一股援助绥远抗战的热潮。

各地实力派也分别受到绥远抗战的鼓舞,纷纷起来响应,要求停止内战,起来抗日,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广东的余汉谋,山西的阎锡山,纷纷要求出兵去增援绥远。

张学良几次催促蒋介石赶紧下令,派他率东北军前往绥远助战,但蒋介石却总以“时机尚未成熟”来拒绝他,最终逼得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发动了兵谏,触发了西安事变。

之后随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国共双方停止了内战,开始了二次合作,共同抗日。

傅作义与我党合作抗战 被蒋介石称为“七路半”

抗日战争全部爆发后,担任了国民党第二战区第七集团军总司令的傅作义,与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配合默契,合作的非常愉快。

1937年9月13日,大同被日军侵占,傅作义奉命率部前往平型关、雁门关一带阻击日军,八路军也进入晋西北协助晋军作战。

在平型关战役中,我八路军除歼灭大批日军之外,还缴获了大批的武器装备,车辆马匹,同时还迟滞了日军进攻山西的行动,给晋军创造了几天部署作战,做战前准备的时间。

在太原保卫战中,傅作义担负的是守城重任,可当时由于国民党军队的畏战心理,再加上战役部署方面的失误,太原城成为了一座被日军包围的孤城。

日军对太原城发动了猛烈的总攻,傅作义率部与有空军配合,武器装备精良,占据绝对优势的日军激战了三个昼夜,最后终因敌我双方悬殊过大,伤亡过于惨重,为了保存实力,傅作义无奈的做出了分散突围的决定。

阎锡山对傅作义弃城突围很是不满,正准备对他军法论处,蒋介石突然致电阎锡山,大赞傅作义孤军苦守太原的英勇之举,并表示,如果有谁对傅作义弃守太原城有异议,可以直接来找他。

从表面来看,蒋介石貌似保护了傅作义,但其实蒋介石的真正用意是分化傅作义与阎锡山的关系。

1938年初,时任第二战区北路军总司令的傅作义,奉阎锡山的命令率军前往西北临县、河曲、保德一带驻扎,与八路军120师协同抗战。

当时120师在此已经创建起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120师总部与傅作义的总部离得非常近,贺龙、肖克、关向应等师部首长们,以及师里的其他军政干部,与傅作义及其部队的军官们经常来往,大家坐在一起共同探讨、交流作战经验,相处的非常融洽。

傅作义很欣赏八路军严明的军纪和认真的工作态度,我党应傅作义的请求,曾派多名干部和抗大毕业的学生进驻到傅作义的部队工作,帮助他整建军队。

1938年底,蒋介石把傅作义部从阎锡山的第二战区调离了出来,划归到第八战区,并令傅作义出任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一职,同时兼任绥远省主席,傅作义自此正式摆脱了阎锡山的控制,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体系。

1939年初,傅作义奉蒋介石的命令,移师绥远后套地区,把总部设在了河套地区的五原。

在五原,傅作义仍然与我党保持着友好合作的关系,毛主席曾多次派人前往五原与傅作义秘密商议抗日合作等相关事宜。

傅作义与共产党合作默契,联合抗战,一次又一次重创了日军,这本身是一件欢天喜地的大好事,但却引起了蒋介石的不满。

当蒋听到有人把傅作义的部队称作“七路半”(意思是说傅部马上就要变成八路军的部队了)时,他开始变得恐慌不安,立即派人前往傅部去胁迫傅作义把队伍中的共产党员清除出去,同时还勒令他从此切断与共产党的联系。

在这种情况下,傅作义与中共代表商议,想让自己部队中的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

被中共代表严词拒绝后,傅作义只好无奈的把部队中共产党员们“礼送”回了延安。

北平和平解放 傅作义功不可没

抗日战争结束后,傅作义跟随着蒋介石,站到了我党的对立面。

1947年11月,蒋介石对傅作义委以重任,让他出任“华北剿共司令部”总司令一职,驻扎在北平,把他推到了内战的风口浪尖上。

傅作义很感激蒋介石对他的信任,为了回报老蒋,他干得很卖力。可当内战进行了两年之后,他感觉到自己与共产党交战时,越来越力不从心,同时还发现,国民党内部,从政府到军队,已经腐败到了触目惊心地步。

面对这种状况,傅作义有了一种强烈的预感,国共两党的这场较量,共产党赢定了。

辽沈战役结束后,东北野战军按照毛主席的指示秘密入关,与华北的兄弟部队共同完成了平津战役前的准备工作。

与此同时,毛主席做出一个重要决定,把傅作义争取过来,尽量能够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北平。

而此时的蒋介石,为了加强长江防线,他想让傅作义率部向南撤退,并许诺会让他担任东南军政长官。

可傅作义有自己的想法,绥远是自己的“根据地”,如果自己南下,蒋介石很有可能会趁机吞并了他的部队。

傅作义看透了蒋介石的心思,婉转拒绝南撤。

傅作义回到北平后,他的女儿傅冬菊(中共地下党员)按照党组织的指示,与父亲进行了一番长谈,谈到了北平和平解放的问题。

通过女儿的一番思想工作,傅作义也敞开了心扉,他表示,自己早就厌倦了内战。

为了保卫北平这座文明古城,为了不让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损失,他愿意与共产党进行和谈,同时也愿意接受共产党的领导。

傅作义虽然表示愿意与我党和谈,但他的心中还是有着不小的顾虑。

第一,怕与我党谈判不成,被蒋介石知道后,以叛变罪处死他。

第二,跟随蒋介石反共,怕被我党以战犯论处。

毛主席为了打消傅作义的顾虑,他立即通过北平地下党传话给傅作义,只要他与我党真诚合作,让北平得以和平解放,就立下了大功,我党就有充分的理由赦免他的战犯罪,另外,他北平城内的部队也不用缴械,可以重新组编成一个军。

毛主席的话就像一颗定心丸,傅作义的心里有了底,经过一番谈判,双方终于达成一致。

1949年1月31日,傅作义把北平完好无损的交还给了人民,北平和平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有一次毛主席会见傅作义,谈到了新中国的建设,毛主席发现傅作义对土地利用和水利建设有着独到的见解,于是便提议让他来担任水利部部长一职。

傅作义看到党中央毛主席对他如此信任,非常感动,上任后,他便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水利建设中。

1955年大授衔时,根据大家的提议,溥仪被列入上将候选人名单,可让人想不到的是,毛主席却不同意这个提议。

面对大家一脸的诧异,毛主席解释说,当时傅作义享受的行政待遇是4级,相当于副总理的待遇,而上将则是行政5级,授予他上将军衔,这等于把他的级别待遇给降下来了,这样岂不是太委屈他了?

还有就是,傅作义有几位老部下,已经确定了将被授予上将军衔,如果傅作义与他们一样被授上将军衔,这对傅作义来讲,就有些委屈了。

不得不说,毛主席确实英明,他做的这个决定太正确了。

对于未被授予军衔这件事,傅作义从未在乎过,因为他为这个国家和民族做的事情,根本不需要用军衔来证明,他的伟大贡献,早已被国人铭刻在心中,载入了史册,如今傅作义最在意的是,能在他有生之年多为新中国做些事情。

实际上他确实也是这么做的,在水利部长的职位上,他兢兢业业,工作了二十多年,为新中国的水利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74年4月19日,傅作义因病去世,终年78岁。

2 阅读:389
不急不躁文史

不急不躁文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