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飞发布高超音速招聘!七代机竟要1小时打遍全球?

古往奇趣角 2025-09-23 00:18:34

沈飞要开干七代机了?一则近期发布的沈飞招聘广告意外暴露了中国高超音速飞行器的最新动向,未来七代机是高超音速呢还是划时代的1小时抵达全球?已经陷入了讨论! 最近这几天,航空圈子里头热闹得不行,就因为沈飞601所官网上那条招聘公告。9月10号放出来的,社会招聘九个方向,其中仨直接点名高超音速领域,这事儿一下子就把大家的目光拉了过去。别小看这招聘,它可不是随便发个帖那么简单,里面藏着的细节,基本等于给中国高超音速飞行器的最新进度亮了盏灯。想想看,沈飞作为国内主力战机设计单位,从歼-8到歼-20,一路走来,这回招聘岗位直奔高超/空天飞机总体设计、参数综合、热结构防护啥的,明显不是玩票性质。懂行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在为下一代大项目攒人手,目标直指大气层边缘的飞行器。 先说说这招聘的具体内容吧。第一个岗位,负责高超/空天飞机的平台总体设计,包括布局、重量、性能这些基础活儿,还有系统需求和架构综合。第二个,搞高超音速飞机总体技术研究,从物理综合到飞发一体化、能热设计,全链条覆盖。第三个,专注高速飞行器结构,特别强调高温热结构、热防护和热密封。这些关键词一摆出来,谁还不知道这是冲着真家伙去的?一般高超音速导弹,速度5到6马赫,热环境还没到这份儿上,得是那种能跃升到亚轨道、甚至短暂进近地轨道的玩意儿,才需要这么严实的热防护。碳氢燃料的超燃冲压发动机,早就在阅兵上露过脸了,稳定在5-6马赫,但要上更高,得换氢燃料的,推到10马赫左右。招聘里头这些热结构细节,摆明就是在为更高速度铺路。 这事儿一出,网上讨论就炸了锅。很多人直奔七代机的方向想,毕竟六代机原型去年就公开了,歼-35和歼-36的照片满天飞,沈飞的下一手牌肯定得更狠。七代机到底啥样?传统思路是高超音速巡航,6-7马赫起步,机动性拉满,电子战和隐身再升级。但招聘暴露的线索,让人觉得可能不止于此。空天飞机那条线,速度能飙到25马赫以上,从地面水平起飞,直接进轨道,任务完了再水平着陆,一小时内打遍全球,这不是科幻,是实打实的腾云工程目标。从2017年提出腾云项目到现在,云龙动力那种组合循环发动机,已经从原理样机走到地面测试,子级分离和高超验证都公开过报道。英国的佩刀式组合发动机,资金链一断就黄了,中国这边稳扎稳打,实用化进度明显快一拍。 腾云工程到底干啥?简单说,就是搞可重复使用空天飞行器,结合火箭和航空动力,大气层内用空气当氧化剂,省重量;真空段切换火箭模式,直奔轨道。最高速度17马赫以上,高度40公里,飞行速度超5千米每秒,听着就带劲。招聘岗位里头那些能热综合设计,正好对得上腾云的痛点,高温下材料变形、热密封失效,都是老大难。去年底,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崔凯团队测试的新型高超气动布局,就解决了高速下气动干扰的问题,风洞数据亮眼。加上JF-22高超风洞和爆震脉冲发动机,这些积累搁一起,十年内出高超飞机不成问题。沈飞招聘这波操作,等于在说,我们不光要导弹,还得要能载人或载弹的平台。 七代机的讨论,现在分两派。一派觉得高超音速够用,6-7马赫巡航,配上量子隐身和等离子涂层,实战里头机动打击就行。速度太高,热障和控制问题一大堆,成本也高。另一派直指空天化,25马赫轨道打击,一小时全球响应,战略意义碾压常规战机。想想看,从北京起飞,掠过太平洋,半小时到纽约,这威慑力多强。腾云工程的MD-19和MD-25临近空间高超飞行器,测试片段都放出来了,子弹药携带、7马赫滑翔,GDF-600那种1.2吨载荷的滑翔体,基本验证了可行性。沈飞601所历史悠久,从歼-6改进到歼-11国际合作,全是硬货,这次招聘三岗位专攻高超,明显在补齐空天短板。 美国那边,高超音速追赶中俄,2025财年预算里扔了5亿多刀搞巡航导弹,但可重复使用飞行器还卡在X-15老项目上,试飞计划推到2026。印太司令部早几年就估,中国到2025年能列装200枚高超导弹,现在看,飞行器线也加速了。俄罗斯的锆石导弹,每秒两英里,普京吹得天花乱坠,但实战部署慢。中国这边,低调推进,港媒报道的秘密高超空空导弹,最终测试刚过,可能对F-35构成威胁。成都的窜天石猴验证机,2026首飞,齐天大圣客机原型2030上天,这节奏稳。沈飞跟进,七代机空天版不是梦。

0 阅读:144

猜你喜欢

古往奇趣角

古往奇趣角

奇趣视角,发现历史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