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美国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近日,德国选择党领袖克鲁帕拉对外宣称“如有必要,德国或退出北约”!要知道,德国作为北约的核心成员之一,其在联盟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如今传出这般风声,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玄机?
一直以来,北约在欧洲安全格局里扮演着关键角色,德国身处其中,向来是一副“乖乖配合”的模样。战后的德国,依托北约框架,在军事保护与国际协作中稳步前行,是欧洲稳定的一大支柱。但今时不同往日,俄乌冲突这场大火,烧得地缘政治版图滚烫,也让德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大手一挥,号召盟友对俄实施全方位制裁。德国,这个欧洲经济的龙头,不得不跟着美国的指挥棒起舞。能源领域首当其冲,德国长期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制裁之下,管道里的天然气流量锐减。据统计,德国能源价格在冲突爆发后的数月内飙升了近 50%,工业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大量中小企业不堪重负,纷纷减产甚至倒闭。汽车制造业巨头大众集团,就因能源成本问题,在部分生产线的运营上举步维艰,被迫推迟新车型的研发与生产计划,裁员数千人。
民生方面更是苦不堪言,民众的取暖费、电费账单数字疯涨,家庭支出直线上升。数据显示,超 60%的德国家庭表示在能源开支上感受到了巨大压力,不得不削减其他生活消费。在这种经济寒冬里,民众的不满情绪如雪球般越滚越大,极右翼势力趁机抬头,选择党等团体的支持率节节攀升。
2 月的德国大选近在眼前,选择党瞅准时机,抛出“若北约不顾俄罗斯利益,德国就退出”这一鲜明口号。其领袖克鲁帕拉深知民众对现状的不满,这一口号既迎合了选民渴望摆脱困境、寻求独立自主外交路径的心理,又为德国未来的国际站位开辟了新思路。从政治谋略上看,这无疑是一步险棋,却也是争取选票的妙棋。
与此同时,德国在外交上的另一个动向同样引人注目——与中国走近。在经贸合作领域,中德双边贸易额持续上扬,即便在全球贸易受疫情冲击的背景下,去年仍逆势增长了 15%,突破 2000 亿欧元大关。德国企业在中国市场收获颇丰,像西门子等老牌德企,在中国的 5G 智能工厂建设、数字化能源管理等项目中深度参与,订单不断。文化交流层面,两国学术互访频繁,高校联合科研项目逐年增多,增进了彼此的理解与信任。
德国这一系列动作,可让美国坐不住了。美国一直将北约视为自家“后花园”,德国是园中“顶梁柱”,如今眼看要“倒戈”,怎会甘心?美国多年来通过北约掌控欧洲防务,对俄形成战略包围圈,德国一旦退出,这精心布局恐现裂缝。北约内部亲美势力与那些仰仗美国庇护的小国,开始躁动不安。他们担心德国开了这个头,北约凝聚力将大打折扣,自身安全保障也会摇摇欲坠。
若德国真的走到退出北约那一步,势必会造成巨大影响。北约内部亲美势力必然如临大敌,那些长期依靠美国军事庇护、在联盟内狐假虎威的小国,深知德国一旦退出,北约在欧洲的地缘政治天平将发生倾斜,自身安全感骤降,定会拼死阻拦。德国国内亲美派,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领域的既得利益者,他们与美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军工订单、情报共享,还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相互站台,都不愿看到德美关系生变,势必发起强烈反击。
而对于乌克兰来讲,一直以来视德国为重要盟友,德国在军事援助、人道主义支持上出力不少。如今德国风向有变,乌克兰也得重新思量外交策略。与中国加强沟通交流,寻求更多元化的国际支持,或许会成为基辅下一步的盘算。
事实上,德国是否真会退出北约,仍是个未知数。但可以确定的是,各国都在根据自身利益谨慎权衡、步步为营,因为其背后牵一发而动全身,它不仅关乎德国自身的未来走向,更将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的政治经济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