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电视,你可能会看到一部国产大片在全球影迷中引发的热烈讨论;在社交媒体上,越来越多的海外博主在中国的电影取景地打卡,留下他们的足迹。
这并不是巧合,而是一场由电影和旅游串联起来的新体验正在悄然兴起。
有人说,电影只是短暂的视觉享受,而现实才是长久的记忆。
但当电影中的场景可以延展到现实呢?
你是否会想亲自踏足银幕上那些似乎遥不可及的地点?
春节档电影火爆海外:3部大片亮相全球影市春节刚过不久,电影院里热闹的声音似乎还回荡在耳边。
这几天,《哪吒之魔童闹海》《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和《唐探1900》这三部国产电影已经在北美、英国、法国等地掀起了一阵观影热潮。
社交媒体上,有外国影迷晒出他们看电影的票根,甚至模仿起了电影里的经典对白。
对于许多海外观众来说,这些电影不仅让他们体验了一种全新的故事风格,也让他们对中国的风土人情感到格外好奇。
一次电影放映之后,一位来自英国的观众接受采访时坦言:“我总以为中国的故事很传统,但这些电影完全颠覆了我的想象。
”在她看来,电影中的那些壮观的取景地就像镶嵌在故事中的宝石,吸引着她去更深了解它背后的文化。
也许你以为电影结束了,故事就到此为止。
但对越来越多的观众来说,电影却是另一段旅程的起点。
“跟着电影游中国”这个活动,正式将电影和旅行结合起来。
国家电影局和相关部门抓住了春节档大片海外热映的机会,精心设计了一批以电影为主题的旅游线路,让世界各地的游客通过电影走进中国。
比如,看了《哪吒之魔童闹海》之后,有人想去探访电影中那座神秘的山海世界;看了《唐探1900》,有人立刻对影片中的复古风情产生了强烈兴趣,决定亲自到上海外滩看一看。
对于许多观众来说,这种通过电影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和自然美景的方式,不但有趣,还很有吸引力。
不少电影公司和旅游企业也开始联手,推出了一系列贴近观众需求的旅游服务。
从专业导游到定制化线路,再到电影中出现过的小吃摊或街头小店,所有的一切都在为游客还原电影中的场景。
走进这些地方,就好像走进了一场真实的电影。
合作助力中国电影“走出去”与全球推广如果说电影是一张文化名片,那么这张名片要走得更远,就离不开背后的巨大努力。
此次“跟着电影游中国”活动的推广,不仅是一次文化探索,也是一场国际合作的深度实践。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利用它在海外的多个站点资源,与国际主流媒体合作推出系列报道;而参与活动的国内各大电影基地,比如横店影视城和青岛东方影都,也通过交流活动吸引更多国外电影人到中国拍摄。
对于中国电影从业者来说,这不仅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还为国内产业开拓了新的机遇。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一切都是以观众的体验为核心。
此前,有一位法国游客曾分享过他在中国观影后参观西安的经历。
他说:“在电影中看到了13朝古都的恢宏历史后,我情不自禁地想看一看现实中的古城长什么样。
而站在这里时,我发现它比电影更加震撼。
”类似的故事还在不断上演,每一个真实的脚步,都是对这项活动意义的最好诠释。
从银幕到现实,电影主题旅游线路迎新契机不可否认,相较于传统的旅行主题,“电影+旅游”的模式更具吸引力。
不少旅行社已经敏锐捕捉到了这一趋势,开发了一系列结合影片场景的旅游线路。
比如在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有游客专门体验电影制作背后的科技之妙;而在甘肃敦煌的取景地,游客不仅被大漠风情吸引,还更深刻地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广度。
这些电影主题线路不仅是风景层面的一个呈现,更是一种文化连接的纽带。
在这种模式下,游客不再只是路过某个景点,而是带着一种共鸣感去体验,这种沉浸式的旅行,显然比走马观花更能打动人。
用脚步感受电影的意义看电影是一种抽象的享受,但亲自踏上影片中的土地,却让电影成为了真实的一部分。
无论是壮丽的自然风光,还是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些情感触发的体验,正是“跟着电影游中国”所想达到的目标。
这不仅是一次文化的输出,也是一次连接人心的尝试。
或许,下次你再走进一家电影院时,你会不会想:银幕上那些场景,离我的世界到底有多远?
此刻,答案真的可能是: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