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妈深夜发文"他是骗子我是傻",大S遗产风波再掀波澜?

绿茶我最爱 2025-04-28 13:40:36

大 S 离世百日之际,一场围绕遗产与亲情的博弈仍在持续发酵。台媒 3 月 2 日证实,大 S 名下约 6 亿台币(约合 1.33 亿人民币)遗产已按台湾地区法律完成分配:配偶具俊晔与一双子女各占三分之一。因孩子未成年,汪小菲成为遗产代管人。这一结果看似尘埃落定,却在 S 妈深夜发文 "他是骗子我是傻" 后,再度掀起舆论风暴。

根据台湾地区 "民法" 第 1138 条,配偶与子女为遗产继承第一顺位,父母不在其中。即便大 S 生前曾立遗嘱将财产留给母亲与子女,具俊晔仍可依据 "特留份" 制度主张六分之一遗产。这意味着,具俊晔实际分得的 2 亿台币并非全部来自法定继承,而是法律对遗嘱自由的强制修正。

更耐人寻味的是,具俊晔此前宣称 "放弃继承权转赠 S 妈" 的承诺并未兑现。律师指出,继承权具有人身专属性,不可直接转让,需先继承再赠予,且需缴纳高额遗产税与赠与税。这一操作漏洞直接导致 S 妈最终未能获得具俊晔承诺的遗产份额,也为后续矛盾埋下伏笔。

汪小菲虽未分得遗产,却因子女监护权成为实际掌控者。台湾法律规定,父母离婚后一方去世,监护权自动回归生父。这一结果看似合理,却引发 S 妈强烈不满。她在采访中直言 "汪小菲抢什么随便他,我只想女儿",更暗示对方 "把孩子好好带大就好",言语间充满对前女婿的不信任。

值得关注的是,汪小菲近期频繁带子女现身台北街头,被曝计划让孩子在台完成基础教育。其友人透露,"小菲哥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连周末都排满亲子活动"。这种 "24 小时监护" 的姿态,既是对 S 妈质疑的回应,也被外界解读为争夺舆论支持的策略。

S 妈在女儿去世后的表现堪称 "矛盾综合体"。她一方面在采访中强调 "只想要女儿",另一方面又在社交平台频发情绪化言论。2 月 28 日首次受访时,她数度哽咽称 "死了一个孝顺女儿,心痛不已",却在 3 月 1 日凌晨突然发文 "他是骗子我是傻",矛头直指某位未具名人士。

这种撕裂在具俊晔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这位韩国欧巴被曝每日赴大 S 墓地守灵,甚至暂停演艺活动。但面对遗产分配结果,他既未公开回应 S 妈质疑,也未如承诺般将遗产转赠。有目击者称,具俊晔近期频繁出入台北公证处,疑似处理财产相关事务。

事件发酵至今,网友态度呈现鲜明两极:

挺汪派:"汪小菲作为生父,监护孩子天经地义"

同情 S 妈派:"白发人送黑发人还要被算计,太可怜"

质疑具俊晔派:"守墓作秀,遗产却一分不少拿"

更有法律人士指出,汪小菲作为遗产代管人,若擅自处分子女财产需经法院许可,否则可能面临监护权撤销。这一潜在风险,让这场家庭纷争更添悬念。

利益与亲情的终极博弈:在法律层面:北京植德律师事务所桂芳芳指出,台湾地区 "特留份" 制度本质是对遗嘱自由的限制,而大陆 "必留份" 更侧重保护弱势继承人。这种差异导致大 S 遗嘱未能完全实现遗愿,也为后续纠纷埋下隐患。

情感层面:心理咨询师李玫瑾分析,S 妈反复发文实为 "创伤后应激反应",通过攻击他人缓解丧女之痛。而汪小菲的 "过度补偿式陪伴",可能让孩子陷入 "忠诚冲突",影响心理健康。

社会层面:舆论对具俊晔的双重标准耐人寻味 —— 他在韩国籍身份加持下,被部分网友视为 "深情欧巴",但在遗产分配问题上却被质疑 "吃软饭"。这种矛盾评价,折射出公众对跨国婚姻的复杂心态。

遗产成为亲情的照妖镜:大 S 遗产风波犹如一面棱镜,折射出人性的复杂与法律的冰冷。具俊晔的 "深情" 与 "现实"、S 妈的 "悲痛" 与 "算计"、汪小菲的 "责任" 与 "舆论战",共同构成这场豪门恩怨的多面镜像。而最无辜的,是两个在镜头前强颜欢笑的孩子 —— 他们或许永远无法理解,为何父母的遗产会成为成年人世界最锋利的刀。

这场风波何时能画上句号?或许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但可以确定的是,当亲情与利益碰撞,没有真正的赢家。

0 阅读:0
绿茶我最爱

绿茶我最爱

覆盖职场晋升秘籍,亲密关系经营,明星八卦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