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析!取消重高线、设8个平行志愿!2025成都中考政策大变样

家长论坛课程 2025-03-13 20:54:45

2025年成都中考政策公布了,变化较大,无论是增加学位还是调整招录规则,其实都是为了让能上高中的考生更加容易被录取。我们来梳理一下其中重要的变化。

01、关于划线

去年划了三条线:重高线、普高线和职普融通线,今年取消了重高线,因为“5+2”区绝大多数高中都在重高批次招生,单独划重高线意义不大了,保留普高线和职普融通线更符合实际情况。

填报公办、民办高中和综合高中志愿要达到普高线,填报中职学校开设的职普融通班计划要达到职普融通线。补录环节,填报公办高中志愿仍需达到普高线,民办高中、综合高中门槛则降为职普融通线,这点能让更多的考生通过补录被高中录取。

这条变化对成绩还可以的考生影响不大,填报志愿的门槛降低并不是录取分数降低,大原则依然是择优录取。对于略超普高线的考生来说,可能被省级示范性高中录取;对于职普融通线踩线的考生影响明显,不想去中职学校还可以选择有普高学籍的民办普高、综合高中。

取消重高线,还影响到市级指标和部分项目班最低投档标准随之变化,市级指标录取最低分数要求降低为普高线,部分项目班也按照普高线确定最低投档标准,相当于门槛比去年降低了40分左右。

这一变化对小部分考生有影响,一是申请到市级指标但总分达不到重高线的,往年是有这种情况的;二是报考项目班有数学、物理等单科优势但总分达不到重高线的。门槛降低到普高线可以填志愿的考生就更多了,能进场就有被录取的希望。

02、关于录取批次

去年录取分为三个批次,第一批次为指标到校、艺体特长生、项目班等特殊类计划,第二批次为省级示范性高中或纳入该批次招生的公、民办高中,第三批次是市级高中、一般高中、中职学校等。

今年第一批次不变,把第二、三批次合并为第二批次了,就变成:第一批次为指标到校、艺体特长生等特殊类型的招生,第二批次为公办、民办普高,综合高中,职普融通班,中职学校。

第一批次依然是分为7类,按照先后顺序进行录取。第二批次只有志愿顺序,没有学校类型之分,在这批次可以兼报不同类型的学校,第1志愿既可以填公办普高,也可以填民办普高或综合高中、职普融通班、中职学校,考生把哪个学校填前面就优先投档哪个学校。

这条变化对要填报志愿的考生都有影响,只需要填报一次志愿,程序更简单了,录取结果也能更早出来。

03、关于志愿录取

去年第二、三批次都各有7个志愿,第二批次分别为1统招、2调剂、3统招、4调剂、5统招、6调剂、7统招,第三批次可以兼报。

今年第二批次增加为8个志愿,每个志愿可以在公办普高、民办普高、综合高中、职普融通班、中职学校中选择一所学校填报。统招生填报公办普高,系统默认为填报统招和调剂计划,等于是一所公办普高最多有2次投档机会,如果8个志愿全部填报公办普高最多就有16次投档机会。调剂生填报公办普高,系统默认为填报调剂计划,如果全部填报公办普高最多就有8次投档机会。

综合高中计划也有统招、调剂之分,同理。民办高中、职普融通班、中职学校不分统招、调剂,一个志愿就是一所学校,统招生和调剂生的投档机会是相同的。

今年投档采用平行志愿投档方式,与高考类似,按照分数优先(先录分数高的)、遵循志愿(按照志愿顺序录)的原则录取,分数相同的考生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等小项排序,同分的考生投档也是有先后之分的。

系统录取时,按照考生的中考分数高低排序,同分的考生按照综合素质评价等小项排序,先对分数高的考生的8个志愿进行依次投档,直到被录取或滑档,再对分数低的考生的8个志愿进行依次投档,也就是说599分的考生无论如何都影响不到600分考生的。

例如:甲同学600分,填了ABC这3个志愿,乙同学599分填了BCD这3个志愿,先对甲同学的所填志愿依次投档后,再对乙同学的志愿依次投档,B高中不会因为乙同学填第1志愿、甲同学填第2志愿就先录乙同学,系统一定是先看甲同学是否满足录取条件。

如果甲、乙同学分数都是600分,就按照小项排序,哪个高就先给哪个同学投档,原理一样。

04、关于指标到校

去年指标到校的类型有市级指标、区内指标(含少数民办高中)、校内指标,今年在去年基础上调整了民办高中校内指标的规则,增加了民办教育集团内跨校区指标,民办学校的直升优势又回来了。

今年因分类登记造成初中和高中分离的民办学校、在同一宗土地由同一举办者举办的初中和高中分离的民办学校,今年都可以设校内指标到校生。另外,同一集团办学的民办学校还可以招收集团内跨校指标到校生。

这条变化对在民办学校就读的考生影响较大,例如锦江嘉祥的初中可以直升锦江嘉祥高中,成华嘉祥的初中也可以直升锦江嘉祥高中,实外西区的初中可以直升成外、实外的高中,这下读民办学校的优势一下就提高了。

今年对申请民办校内指标、集团内跨校区指标,也提出了须同时满足的条件。

申请民办校内指标,一是学籍在本校,二是升学区域为就读初中所在的招生区域;申请集团内跨校指标,一是小升初按政策升学,二是有就读学校3年学籍(转学2年),三是升学区域为就读初中所在的招生区域。

2028年起申请民办校内指标到校生必须同时满足三大条件:小升初按政策升学、有就读学校3年学籍(转学2年)、升学区域为就读初中所在的招生区域。目前还有三年过渡期。

这里要对小升初的家长提个醒,不要轻易择校,不要轻易择校,申请公办、民办指标到校生都要求按政策升学,择校会失去申请指标的资格。

05、关于高中扩招

去年扩招,今年还会继续扩招,全市预计新增投用普高学校10所以上,这点我们早有分享,例如石室锦官中学、墨池书院中学、石室联合中学、树德实验中学、温江菁才中学等,还有新增的综合高中。

学位增加一是会增加指标到校数量,利好申请区内指标的考生;二是会增加中考场录名额,利好整个考区的考生。

今年中考的形势估计和去年相似,热门高中竞争依然激烈,尤其是各区有名校背景的新高中加入,对优生的争夺依然会比较激烈。另一面,中考成绩达到普高线或职普融通线的考生,可以选择的高中会比较多,就看个人是否愿意去,只要认真填志愿就会有高中录取。

总之,考生只要达到职普融通线,上高中会越来越容易,但是想上一个好高中依然不容易。

以上几点内容是2025年中考政策调整较大的几个方面,还有什么想要了解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0 阅读:0
家长论坛课程

家长论坛课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