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中国似乎已经放弃和平解决中美矛盾的想法,现在中国对美政策正悄然发生“结构性

是逸屹呀 2025-09-25 11:34:20

我觉得中国似乎已经放弃和平解决中美矛盾的想法,现在中国对美政策正悄然发生“结构性变化”。   很多人都感觉到了,中国对待美国的方式,好像哪里不一样了,新加坡媒体的一篇评论就点破了这一点,说这是一种“结构性变化”。   这可不是简单的硬气了一点,而是在系统性地重塑自己的“工具箱”,目标只有一个:在这场长久的比拼里,把主动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以前我们是外交抗议,现在则是用实实在在的东西去划定边界,在南海,已经不是单纯靠军舰巡逻了,而是部署了像“海棠一号”那种可以长时间高速巡航的无人艇编队,悄无声息地织起一张监控网,这比大船要灵活得多,对所谓的“自由航行”做出实质性回应。   台海空域的变化就更直接了,今年4月东部战区的“海峡雷霆-2025A”演习,一口气出动了91架次军机,最厉害的是到9月份,福建舰过航台海后,一架空警500预警机不光是沿着台湾岛的东海岸线飞,甚至还主动打开了应答器,最近飞到离新北鼻头角只有120公里的地方。   这摆明了就是要逼着台军的雷达开机,好收集对方的防空数据,这么一来,过去大家心照不宣的“海峡中线”,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再看经济博弈层面,中国的打法是“防守反击”和“另辟蹊径”双管齐下。   从2022年开始,美国就对芯片下狠手,今年5月又盯上了华为的昇腾芯片和AI模型。   中国的态度很明确:“你断你的,我造我的”,华为发布的万卡超节点,算力据说是英伟达新品的6.7倍,阿里的倚天710芯片也已经在自家云服务上跑起来了,目标很清晰,就是今年芯片自给率要干到70%。   光防守还不够,还得有主动出击的杠杆,今年4月,特朗普威胁要加征50%关税,中国几乎是立刻回应,宣布对所有美国进口商品加征34%的关税,更狠的一招,是管制了钐、钆等七类中重稀土的出口,这可是美国芯片、导弹制造业的命根子。   选在这个时候出手,也是看准了美国经济正背着9.2万亿美元的到期债务和从1%飙到4.5%的利率,不好受。   而今年前8个月,新能源汽车出口了202万辆,猛增51%,插混皮卡成了新亮点,贸易重心也从欧美转向了东盟,后者已经成了最大的贸易伙伴,路子越走越宽,对单一市场的依赖自然就小了。   最后也是最高的一个层面,是中国正在超越中美双边的小圈子,去构建一个更多元的国际秩序。   中国现在很积极地运用联合国、金砖国家、上合组织这些平台,把更多发展中国家团结起来,提供一个不同于“美国优先”的选项。   在数字经济、绿色发展这些新赛道上,中国也不再只是个规则的接受者,而是主动参与进去,要争取话语权,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看重的是全局的“势”。   “一带一路”也不再是简单的修桥铺路,而是跟中亚、非洲、拉美国家进行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深度捆绑,打造一个广阔的战略后方。   中国对美战略的这一系列调整,并不是要关上沟通的大门,今年到9月19日为止,两国元首已经通了三次话,但如今对话的底气完全不同了,因为手里攥着实实在在的反制工具和不断增强的实力。   就像一个比喻说的,中国没有锁门,只是“换了把更结实的锁,也多备了一把钥匙”,未来的中美关系,恐怕不再看谁的善意更多,而是看在这盘全新的棋局里,谁能“更稳得住”。   以上信息来源于人民论坛网 全球秩序转型下中国周边合作的历史性变革

0 阅读:0
是逸屹呀

是逸屹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