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这句话对人如此,对政策也同样适用。
想当年,为了控制人口过快增长,计划生育政策应运而生。经过40多年的实施,它显著改变了国家的生育格局。如今,总和生育率已降至1.02,全球排名倒数第二,仅高于韩国。这意味着,平均每个家庭只有一个新生儿。
回望上世纪70年代,那时的生育率高达6,变化之大令人惊叹。再加上不断下降的结婚率,中国未来每年的新生儿数量着实令人担忧。
为何中国人不愿生孩子了呢?有人认为,养娃成本太高。这话有一定道理。《中国育儿成本报告》显示,将一个孩子抚养至大学本科毕业,全国平均花费高达68万元人民币,远超许多家庭的预算。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育儿成本更是高得惊人,是澳大利亚的2倍多,法国的2.24倍,美国的4倍多,日本的4.26倍。相对于我国的人均收入,育儿成本高达6.3倍。
然而,我们不能只关注成本,而忽视收益。生娃就像投资,成本高但收益大、风险可控时,人们仍会争相参与。
生育意愿低迷,本质上是成本过高、收益过低、风险不可控。比如,花费几十万元培养的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还得靠老人接济,这样的情况下,谁还会愿意生孩子呢?
这与几十年前截然不同。六七十年代,中国还是农业社会,养娃成本低,多个孩子就多个劳动力,对农业生产有利。而且,那时各行各业机会多,多子女家庭出现杰出人才的机会也大。
一旦有孩子实现阶层跃迁,整个家庭都会受益。即便孩子都没出息,守在父母身边,也没多大损失。因此,那时多生孩子完全是正向反馈。
如今,养育子女已成为中产家庭的开支黑洞,育娃内卷严重,让人物质和精神双重焦虑。此外,还要面临中考分流、高考等难关。即便孩子考上本科,毕业后大概率也找不到好工作,指望他们实现家庭阶层跃升简直是白日做梦,不啃老就不错了。
归根结底,时代的变化导致生娃的成本和收益预期发生了本质变化,这正是家庭生育意愿降低的根本原因。
在资本主导的社会中,生育的最大受益者并非父母,而是社会和资本家。因此,在工业文明时代,生育率下滑似乎已成为难以改变的趋势,这是由社会性质决定的。
任何人和政府都违背不了这种社会规律。目前,愿意生孩子的人群主要有两类:穷人和富人。穷人因为没钱培养子女,认为多生几个孩子中或许会有一个有出息,这是低成本、低收益预期。富人则因为不差钱,只想优中选优,挑选家族和财富的继承人。
但坏消息是,这两大群体也有些生不动了。穷人结不起婚,怎么生孩子?富人则因移民等原因数量不断减少。
最后,国家只能寄希望于人数众多的中产阶级。然而,这些中产阶级有能力却不愿意多生孩子,甚至不愿意生孩子,实在令人费解。为改变生育率越来越低的趋势,计生办或许会变成催生办和强生办。
TATA工
恐龙的灭绝,人类也会有灭绝那一天
用户12xxx30
如果有钱谁不愿意生
游客
一人超生,全村结扎。
阿白
这年头有钱也不愿意生,一个孩子所耗费的时间精力金钱是巨大的,自己多活几年比什么都强
白菜与萝卜
权衡这辈子一个人生活,到老了怎样才能得到救助。
孔原
养育成本高是因为独生子女政策。六个大人一个小孩,不管孩子有没有能力都只能孤注一掷。花钱多的孩子反而是能力弱的,虽然像植物一样有化肥大棚保护,但是他们未来的前途能够达到家庭的期待高度!!按一胎法来培养孩子,就像满额的房屋贷款很容易出现风险[呲牙笑]
用户10xxx26
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
蝈蝈
生存
mendo
一个孩子好,政府帮养老
用户18xxx01
你又在叔衡什么?
黑吻
低生育率这是发达国家都有的现象,所以我们不知不觉已经成了发达国家,不要否认
舞随心动
我觉得还是书读的太多了,取消九年义务教育,啥都解决了
游客
让内卷来得更猛烈些
房子不值一提
不生了好
临江仙
不生是因为没有保障
诗和远方
罚,必须罚才有效果
用户17xxx08
权衡什么?权衡花巨资养大了然后没有工作还得回家啃老怎么办[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