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这下慌了,欧洲援乌大军集结,26国联合部队准备开赴乌克兰。没想到,普京仅凭“入境就打”四个字,竟让这支联军瞬间土崩瓦解,吓得无人再敢出头。 泽连斯基原本以为抓到了救命稻草,法国总统马克龙高调宣布26国将组成联合部队开赴乌克兰时,基辅甚至已经开始筹备欢迎仪式。 可没想到普京一句"入境就打"的硬话,直接让这支看似声势浩大的联军作鸟兽散,说白了这根本不是俄罗斯威慑力有多强,而是欧洲联军从一开始就是个纸糊的空架子。 先看看这个26国联军的底细,说出来可能都让人笑话。欧盟国家近三分之二的军事采购都来自美国,自己的军工体系早就成了摆设。 比利时媒体盘点欧洲军事强国现状时说得直白:法国算是核武器强国和军工全能选手,但弹药库存早就见底;英国作为核大国,援助乌克兰时连基本的弹药供应都跟不上; 德国更惨,装备库里堆的全是过时的陈旧武器。在美国的保护伞下待久了,欧洲人早把军工产能打包塞进了博物馆,现在突然要组建联军,拿什么去前线?总不能靠嘴皮子打仗吧。 更要命的是,这些国家连基本的武器系统都不统一。为了规避同质竞争,欧洲各国在北约框架下搞出了178种武器系统,光是后勤补给就能让人头大。 就像卢卡申科说的那样,冯德莱恩这些人可能连真枪都没见过,就敢谈建欧洲军队,这种缺乏统一指挥机制和资金保障的联军,顶多算是个政治象征,根本经不起实战考验。 马克龙喊出26国联军时,不少国家心里都打着小算盘,有的想蹭政治热度,有的想向美国表忠心,真要让他们派兵出钱,一个个比谁都跑得快。 普京的"入境就打"之所以能一锤定音,关键在于俄罗斯早就做好了军事准备。现在俄军在哈尔科夫州边境线附近已经建起两个总面积约200平方公里的桥头堡阵地,9月19日突然在利普岑地区发动猛攻,声东击西牵制乌军主力。 紧接着又在巴洛戈尔卡地区开辟第四个战场,把乌军战线拉得老长。库皮扬斯克作为哈尔科夫的门户,现在已经被俄军三面合围,城内两支部队距离仅剩500米,西南翼的补给线也被切断,乌军就算把最能打的亚速第三突击旅派过去,恐怕也难挽颓势。 这种情况下,欧洲国家要是真派兵入境,无异于跳进火坑,普京说"入境就打"可不是吓唬人,俄军的炮火已经准备好了。 再看看乌克兰这边的处境,泽连斯基已经被逼到开放武器出口换资金的地步。基辅的军工企业因为缺钱没法满负荷生产,只能靠卖武器库存来周转,前线部队却在多线作战中捉襟见肘。 俄军秋季攻势已经全面铺开,从南到北五个城市都成了主攻目标,红利曼方向更是变成了"绞肉机"。 欧洲联军要是真能来,或许还能缓解乌军压力,可这些国家嘴上喊得响亮,实际行动却很诚实。有的国家找借口说需要议会批准,有的说要等北约协调,说白了就是不想把自己拖进战争泥潭。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来,26国联军从一开始就是个不可能实现的计划。 欧洲国家既没有统一的指挥体系,也没有足够的军事储备,更缺乏共同的战略目标。马克龙想借这个机会提升法国在欧洲的影响力,其他国家却各有各的小九九,美国更是暗中提防欧洲防务自主。 普京的强硬表态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算没有"入境就打",这支联军迟早也会因为内部分歧而瓦解。泽连斯基现在怕是彻底慌了,原本指望欧洲联军能带来转机,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接下来面对俄军的全面攻势,乌克兰的处境只会更加艰难。 说到底,国际政治从来都是靠实力说话。欧洲国家要是真有决心援乌,就不会搞这种虚张声势的联军噱头,而是直接加大武器援助和经济支持。 可他们既想讨好美国,又不想得罪俄罗斯,还舍不得花钱出力,这种左右摇摆的态度,注定成不了大事。 普京的"入境就打"之所以管用,不仅仅是因为俄罗斯的军事实力,更是看穿了欧洲联军外强中干的本质。现在联军计划泡汤,泽连斯基只能重新寄希望于美国,可美国自己的注意力早就转向了亚太,能给乌克兰的支持恐怕也是有限的。 这场战争打到现在,欧洲国家的虚伪和软弱已经暴露无遗,泽连斯基要是还看不清现实,恐怕只会输得更惨。
泽连斯基这下慌了,欧洲援乌大军集结,26国联合部队准备开赴乌克兰。没想到,普京仅
天天纪闻
2025-10-02 14:46:37
0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