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美国宣布: 自2025年10月14日起,对我国的船舶和外国建造的汽车运输船征收额外费用。最后还不是把成本转嫁给美国消费者? 具体如下: 1.驶向美国的我国船,每净吨50美元; 2.驶向美国的我国造的船,每净吨18美元; 3.其他外国造的汽车运输船,每净吨14美元。 这意味着什么?我们先算一笔账。一艘万吨货轮,停靠美国港口,光这笔费用就得多交几十万美元,美国这收费标准简直离谱! 如果是跑中美航线的中型集装箱船,每次停靠美国港口可能多交68万美元。这些费用不会让亏损的船公司承担,因为他们不可能亏损。船公司会把这笔费用转嫁给货主,甚至会加上一定的利润空间。 我国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在9月底已经表示:对配合美国收费的公司,将收取对等费用,并且在“一带一路”沿线港口建设集装箱码头,部分船只已经转向墨西哥和加拿大港口。美国现在造船业已经衰落,市场份额不足千分之一,想重返全球商船制造第一阵营,几乎不可能。 但是,美国如果通过限制其他国家的船舶进入美国港口,强迫其他国家的船公司把运费涨价,把订单转向美国造船公司,那就不一样了。这种做法,对任何国家的造船业,都具有强烈的震慑作用。面对这种做法,任何国家的船公司都只能默默承受,因为它符合世界通行规则。 但这一次,面对美国的强盗行为,东方大国的反制措施却给了船公司新的选择。这场较量的本质是:谁的产业实力更强?不管结果如何,这场较量对整个行业的洗牌,都将产生深远影响。我们再算一笔账。中远海运一年需多交15亿,如果按74%的利润吞掉,那就只能亏损。但如果涨价,那就会面临一个两难。 马士基等公司虽然在账面上声称不涨价,但通过提高舱位费、燃油附加费等变通措施,一句话,让货主多交钱,却又让船公司看不到任何端倪。对于运费涨了40%的美国农民来说,这简直是晴天霹雳,他不知道自己的订单为什么减少,但他不知道,我国已经把配合美国收费的公司列入了“黑名单”。 网友:“我国反制够硬气!对等收费还加一带一路港口兜底,比雷埃夫斯港、瓜达尔港都能停靠,船公司何必死磕美国港口?反正美国商船大多是和中国合作造的,真要是没人去美国港口,看他们的码头工人会不会失业。 这场较量的结果,会不会让美国农民失去市场?我们拭目以待。这场较量还会不会继续?如果东方大国顺利实现科技自立,那这场较量就会结束,因为美国根本就找不到制裁的对象。” 网友:“美国想靠这招复兴造船业?简直是做梦!高端商船缺产业链支撑,低端又拼不过中国的成本优势,现在还把中日韩都得罪了——毕竟汽车运输船、LNG船基本都是亚洲造,这波操作下来,怕是连自己的LNG出口都要受影响。”
就在刚刚 美国宣布: 自2025年10月14日起,对我国的船舶和外国建造的汽车
江湖你赛爷
2025-10-05 09:36:4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