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蹲在田埂上擦汗时,我盯着网红直播间的“五常大米”哭了看到爸妈佝偻着腰在晒谷场翻米,后背的汗湿成一大片,手里的木耙子挥得越来越慢。刷到网红直播,“五常大米秒空1万单”的红字跳出来,突然鼻子就酸了——我们家这袋从种到收都靠爸妈手作的真五常,却连邻居村都没卖出去。
这米是爸妈守着五常龙凤山那片黑土地种的,开春插秧歌苗,夏天顶着30多度太阳薅草,秋天弯腰割稻子割到直不起身,最后用老式碾米机慢慢碾,连碎米都挑出来才装袋。抓一把在手里,颗粒是透着光的长粒,煮饭时厨房飘的香,是小时候掀开高压锅就忍不住咽口水的味道,不是直播间里那种“统一调香”的工业味。
前阵子托人给城里的朋友寄了两袋,她后来发消息说,孩子以前不爱吃饭,现在能多扒半碗,问我还有没有。可爸妈只会种地,不会拍花里胡哨的视频,不会喊“家人们冲”,更不懂怎么买流量,眼睁睁看着堆在仓房的大米,袋子上都落了层薄灰。
其实也不求像网红那样卖爆,就想让真正想吃好米的人,能吃到不掺假的五常味道;想让爸妈冬天不用再愁米卖不出去,能坐在炕头歇一歇,不用再为了几袋米的运费跟收购商讨价还价。
如果你们也爱吃一口正经五常大米,不妨试试我们家这袋“爸妈牌”的——没有华丽包装,只有实实在在的米香,每一粒都是老两口弯腰种出来的心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