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 年湖南老家的堂屋里,程潜跟张镇面对面坐着,把话全摊开了:“你重庆谈判时护过毛泽东,跟我一起起义保湖南,中共肯定不会亏待你!” 可张镇攥着茶杯的手都冒青筋,憋半天才蹦出句硬话:“蒋总裁三次保我不死,我就算跟他跳海,也不能反他!” 这年 2 月的国民党,早跟快散架似的,程潜正偷偷筹谋湖南和平解放,好巧不巧撞见回老家接家眷去台湾的张镇。 这位黄埔一期毕业的宪兵司令,可是蒋介石的 “大红人”,当年戴笠、陈诚都想整他,最后全被蒋介石压下去了。 张镇这么死心跟着蒋,不是没原因的。从黄埔军校起,他就跟着蒋介石干,北伐、淞沪会战打了不少硬仗。 后来陈诚当军政部长,总想来插手指挥宪兵的事,他硬顶着不让。 戴笠的军统搞走私,他查出后直接枪毙了涉事的宪兵,戴笠恨得牙痒痒,编了 “宪兵走私” 的罪名想搞掉他,结果次次都是蒋介石拍板:“张镇忠诚,动不得!” 在他心里,蒋就是 “救命恩人”,哪怕 1949 年国民党败局已定,这份 “恩” 他也不能丢。 可谁能想到,这个死心塌地跟蒋的人,还帮过中共呢? 重庆谈判那阵,蒋介石身边有人动了歪心思,是张镇悄悄调了宪兵护住中共代表团。后来毛泽东都念着这份情:“他为人民做过好事,我们不会忘记。” 程潜就是抓着这点劝他:“保湖南老百姓的命,比报私恩重要多了!” 可张镇轴得很,认死了理:“我受蒋公栽培这么多年,生死都得跟他走。” 没几天,他就带着家眷撤到重庆,接着又去了台湾。而他手下的副司令吴天鹤、李楚藩,转头就带着宪兵在西南起义了。 1950 年 2 月,台北一家医院里,51 岁的张镇突发脑溢血,闭眼的时候,手里还攥着当年蒋介石给他的亲笔信。 死后他被追成了陆军二级上将,可再风光,也没回到他魂牵梦绕的湖南老家。 有人说张镇是 “愚忠”,放着和平起义的好路不走,偏要跟快垮的国民党殉葬;也有人懂他,旧式军人的 “恩义” 刻在骨子里,蒋帮他躲过难关,他就认死了 “生死相随”。 回头看 1949 年的湖南,程潜起义保下了千万百姓,张镇却客死孤岛,两个湖南老乡的不同选择,正好是那个转折年代的缩影。 有人选了家国大义,有人陷进了私恩的执念,而历史,终究会记下每一个选择的分量。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信源:《程潜传》、《湖南和平起义》】
1949年湖南老家的堂屋里,程潜跟张镇面对面坐着,把话全摊开了:“你重庆谈判时
春秋说史
2025-10-10 19:50:50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