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一志愿军往阵地送弹药,可当他到达后,却发现干部全牺牲,而战士更是乱成

春秋说史 2025-10-10 20:01:35

1951年,一志愿军往阵地送弹药,可当他到达后,却发现干部全牺牲,而战士更是乱成一团,谁曾想,在这危急时刻,他却做出一惊人举动,而且还立了大功。 1951 年朝鲜汉滩川的战场上,志愿军 26 军 76 师 227 团 5 连的阵地都快被轰成筛子了! 美军的炮弹砸下来,泥土溅得满脸都是,全连的干部全牺牲了,剩下 15 个新兵缩在弹坑里,脸都白了。 眼看阵地就要丢,这时候,一个扛着担架的老兵 “噌” 地冲了上来,扯着嗓子喊:“我是党员!都听我指挥!” 这老兵叫王德明,本来是抬担架的,解放战争时落了残疾,部队心疼他,安排去搞后勤,可他偏不,非要跟着往前线冲,这都已经是他第 19 次往阵地上送弹药了。 看到这光景,他啥也没多想,一把抓过阵地上的机枪就往左翼冲,脚踩在汉滩川的冰水里,早就冻得化脓了,可他连疼都顾不上。 他把 15 个新兵分成三拨,两挺机枪分别架在左右两边的侧翼,自己攥着机枪盯着正面,跟新兵们喊:“别慌!等美军凑到 20 米内再扔手榴弹,省着用,一颗都别浪费!” 第一波美军冲上来的时候,阵地上静得能听见心跳声,直到敌人快摸到战壕边了,王德明突然喊:“打!” 机枪 “突突突” 响,手榴弹也跟着炸,美军倒了一片,剩下的扭头就跑。 还没等喘口气,第二波冲锋又到了,这次美军还带了迫击炮,王德明赶紧喊新兵躲进防炮洞,自己抱着机枪换了个位置,专挑敌人的指挥官打,没一会儿就把美军的进攻搅乱了。 最险的是第三波,弹药都快打光了,美军黑压压一片冲过来。 王德明把机枪一扔,抄起刺刀就跳出战壕:“跟我上!”15 个新兵被他这股狠劲儿带动,也跟着冲了上去。美军哪见过这么不要命的,居然被吓得往后退,硬生生被打退了! 等仗打完了,阵地上躺了 180 多具美军尸体,光王德明一个人就干掉了 39 个敌人。 后来彭德怀老总听说这事儿,拍着桌子直夸:“这可是用担架杆儿守住阵地的英雄!得给我提拔三级用!” 可谁能想到,这么能打的英雄,战后揣着 “一级战斗英雄” 的军功章,扭头就回了山东胶州老家种地。 1953 年授勋的时候,部队要给他安排职务,他却摇着头说:“我就是个农民出身,还是回家种地踏实。” 这一藏就是 30 年,连隔壁邻居都不知道,天天在地里干活的老王,当年在朝鲜杀过那么多美军。 直到 2002 年他去世,家人才从他藏在箱底的军功章和日记里,看到他写的一句话:“真正的英雄都留在了朝鲜战场,我能活着回来,已经够幸运了。” 有人说,王德明最厉害的不是杀了 39 个敌人,而是明明能靠军功享福,却偏要隐姓埋名过日子。 他本来是个抬担架的,却在关键时刻扛起了整个阵地;本来能当干部,却甘愿回家当农民。这种 “上能战场杀敌人,下能田间种庄稼” 的实在劲儿,才最让人佩服。 现在再想汉滩川那场仗,真忍不住琢磨:要是没王德明这样的老兵,没那些敢跟美军拼命的志愿军,咱们今天哪能安安稳稳过日子啊?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信源:大众日报——致敬最可爱的人⑨|王德明:抬担架的“指挥官”】

0 阅读:0
春秋说史

春秋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