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刷到了一条悲伤的消息:《噩耗传来!荷兰水域发现的尸体,确认为23岁清华大学毕业生罗生门》。

不过,我的注意点并不在事件本身,而是:看到这个“罗生门”的名字,觉得非常奇怪,一开始我想,应该是他的网名吧。但是又一想,这么一个死者真实身份非常清楚的真实案件,官方在报道时没有必要也不应该用网名啊。于是我就又去核实了一下,发现“罗生门”竟然真的是他的真名:

于是我就很生气。不是对别人生气,而是对罗生门的父母生气:他们为什么要给自己的孩子起“罗生门”这么一个丧气至极并且隐含着奔向死亡的名字?他们到底知不知道“罗生门”是什么意思?


按理说,能给孩子起名“罗生门”,这对父母也是两个文化人了,因为他们知道“罗生门”这个(日本)外来词。中国汉语里没有这个词,普通人也根本用不到这个词。他们了解这个词并且似乎很喜欢这个词,说明他们是两个文化人。但是他们把自己的孩子起名叫“罗生门”却是什么用意呢?“罗生门”是什么意思呢?——是人世通向地狱之界门的意思啊!!当然“罗生门”最初是没有这个意思的,最初它就只是一个城门的名字,是日本京都中央大道朱雀路南端的一个城门的名字。后来,日本常年战乱,尸横遍野,许多无名死尸被拖到城楼丢弃,再加城楼年久失修,多处颓败,于是显得更为荒凉阴森。于是这个“罗生门”的城门在日本人心中成了阴森恐怖、鬼魅聚居的印象,故而有了“罗生门”是通向地狱之门的说法。罗生门是通往地狱之门的说法在日本文化中根深蒂固。尤其,自1915年芥川龙之介写了一篇罗生门题材的短片小说《罗生门》后,罗生门这个词就更成了鬼魂聚集的荒凉可怖城门的代名词了,甚至具有人在从人世到地狱时的“生死徘徊”意思。日本比这个词更恐怖的地方可能也不多见。而使“罗生门”这个日本词冲出日本走向世界的最重要贡献是日本天才导演黑泽明拍的电影《罗生门》。但是,必须要搞清楚的是:黑泽明的电影版《罗生门》虽然也改编的是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但并不是改编的《罗生门》小说,而是改编的芥川龙之介的另一部短篇小说《竹林中》。也就是说,黑泽明的电影版《罗生门》与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版《罗生门》没有一毛钱关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也是很多人搞混了罗生门原意的原因。在黑泽明的电影版《罗生门》里,“罗生门”这个词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它指事件当事人各执一词,分别按照对自己有利的方式进行表述证明或编织谎言,同时又都难以拿出第三方公证有力的证据,最终使得事实真相扑朔迷离,难以水落石出。
而黑泽明的这个“通过樵夫、强盗、武士亡魂及其妻子对同一凶杀案截然不同的供词呈现出的罗生门现象”故事,其实是芥川龙之介的《竹林中》的内容。所以,我们现在大家所理解的“罗生门”的含义(大家各执一词相互矛盾互相不能证伪),其实它的真正名字应该叫“竹林中”(或者翻译成《竹林间》)。


但是无论如何,无论是采用“罗生门”的原意——从生到死的界门,还是采用“罗生门”被引申后的意思——所有人各执一词无法对证陷入对真相的歪曲迷茫,都不是什么好意思对吧?都很负面对吧?都不应该作为一个人名出现对吧?谁都不应该给自己的孩子起这么一个丧气的名字对吧?即使你夫妻俩都姓罗。








我想了一个晚上了,都实在无法想明白这位清华毕业生罗生门的父母当年为什么要给他们的孩子起名叫罗生门,我希望能有记者去采访一下原因,他们想通过这个名字给孩子寄予什么理念什么憧憬什么向往。
我当然能理解这对丧子父母现在的悲痛,也非常同情他们的不幸,但是我必须要对他们提出严厉的批评:给你们的亲生孩子起名字,能不能用点心?
你们给他起这么一个丧气、恐怖、吓人的名字干吗呢?他23年来背着罗生门这个名字,多少都有心理负担吧?(尤其当他知道了罗生门的真正含义后,而他肯定会知道的啊,谁不会去了解一下自己那莫名其妙的名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你俩这当父母的,给你儿子起的这名字是-100分啊。
从小到大,包括你们父母家人亲戚朋友在内的所有人,每叫他的名字一次,不就都是在咒他一次吗?何必呢?为什么?tell me, why? ?
【醒脑集】一组醒脑神图(30)喝了养猫人的这碗鸡汤,你就会腰不酸腿不疼全身热乎乎,耳聪目明头不晕
crosshary
煞笔吧这些人都,取个名字还管的宽
专怼美分二鬼华为黑 回复 03-30 17:51
我们这有个俗语:不怕生坏命,至怕改坏名。 金星:改个名字吧,海明威这个名字太大你背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