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卖原油和天然气给中国,中国支付人民币给俄罗斯。然后,俄罗斯再用人民币在中国债券市场购买中国债券,这将有利于人民币。 俄罗斯用卖油气赚的人民币买中国债券这波操作,看着是简单的资金周转,实则把人民币的“存在感”和“稳当劲”都给盘活了。 这可不是偶然的生意往来,而是大国之间找准需求点后的默契配合,每一步都踩在了推动人民币更有分量的点子上。 要是往回捋,就知道这事儿的起点根本不是钱,而是现实里的刚需和无奈。 以前全球买能源基本都认美元,俄罗斯卖油气收美元,转头再用美元买东西、搞投资,大家都习惯了这套流程。 可后来西方搞制裁,俄罗斯手里的美元欧元要么被冻结,要么花起来处处受限制,找个靠谱的替代货币成了急事。 刚好中国是能源进口大国,每年要从俄罗斯买大量原油天然气,双方一拍即合,结算货币慢慢就从美元换成了人民币。 对中国来说,这也是双赢,用人民币付账,不用再先换一大笔美元,省了汇兑的麻烦和成本,还能稳稳拿到能源供应。 对俄罗斯而言,人民币成了“安全货币”,既能避开制裁,又能实实在在买到中国的商品和服务。 但问题来了,俄罗斯收了一肚子人民币,总不能一直放银行里吧,得让这些钱“活”起来,还得保值。 这时候中国债券市场刚好接住了这些钱,这两年中国一直在放开债券市场,境外机构进来投资比以前方便多了,不光能买债券,还能搞回购业务管理流动性,资金进出的规则也越来越清晰。 俄罗斯拿着人民币买中债,比攥着现金强多了,债券收益稳定,而且人民币汇率这些年一直挺稳,不用担心缩水。 更关键的是,这些投资能随时变现,真要用到钱的时候不耽误事,完全符合俄罗斯“安全又灵活”的需求。 这整套循环下来,最受益的就是人民币,以前人民币想走出去,总缺些实打实的“用武之地”,大多是在普通贸易里打转。 能源可是全球最大宗的交易之一,能用人民币结算,等于给人民币找了个重量级的“舞台”。 更妙的是这个“闭环”,人民币从中国出去,到俄罗斯手里,再通过买债券流回中国市场,既没造成境外人民币泛滥导致汇率波动,又让市场看到人民币“有处可去、有处可投”,信心自然就上来了。 而且这不是孤例,现在连印度买俄罗斯石油都开始用人民币结算了,说明这套模式已经被更多国家认可。 以前大家认美元,说白了是因为美元背后有石油贸易撑着,现在中俄这么一搞,等于撕开了一个口子,证明能源贸易不一定非得绑着美元。 其他产油国看在眼里,说不定以后也会跟着学,毕竟谁都想有个不受制于人的结算选择。 等越来越多国家跟着加入进来,人民币不用刻意去争,自然会成为国际市场上更有分量的选择,这波操作,藏的是大智慧,不是小算盘。 参考资料:新浪财经《最新:俄罗斯正式将人民币和中国债券列入可投资名单!意味着什么》
中国买矿石坚持用人民币,不玩美元那一套了。美国让澳大利亚必须用美元卖,结果自己又
【13评论】【2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