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全世界,老天爷真正赏饭吃的其实就俩地方:第一就是澳大利亚的铁矿,严格来说,那地方根本就不是铁矿,就是纯粹的一坨铁,只不过是生锈了而已。 澳洲铁矿含铁量达到了百分之六十多,你知道铁生锈了含铁量是多少吗?答案是百分之七十左右。 我们甚至可以这么理解,远古时代一坨纯铁从外太空砸到了澳大利亚,后来逐渐生锈了并粘了点泥土。 这种生意全天下哪里有。 西澳皮尔巴拉地区的地质条件独一份,总面积和四川省差不多,地表下全是 “挖出来就能用” 的高品位矿石。 2025 年 6 月 7 日,中国宝武与力拓合资的西坡铁矿投产,总投资 24 亿澳元,铁矿石平均品位 62%。 项目配了 18 公里输送系统,直接连着力拓的选矿厂,省了中间转运,生产成本比传统矿山低 15%。 西澳州长罗杰・库克在投产仪式上说,西澳能稳坐全球资源供应核心,离不了和中国的合作。 哈默斯利地区新发现的超级铁矿更惊人,储量 550 亿吨,含铁量从最初的 30% 升到 60% 以上。 地质学家检测发现,这矿是 14 亿年前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时形成的,打破了 “大铁矿只形成于 22 亿年前” 的老说法。 当时地下 200 到 300℃的热液顺着板块裂缝往上冒,带走矿石里的硅质杂质,再经过数亿年风化,自然就提纯到工业级水平。 这种 “地壳自己提纯” 的事,别的国家压根没见过。 露天开采让澳洲铁矿成本优势更突出。 皮尔巴拉矿区的无人驾驶卡车每三分钟运 200 吨矿石,配上自动化破碎系统,力拓这儿一年能挖 3.28 亿吨。 企业还计划未来五年每年新开一座矿山,产能每年涨 5%。 对比巴西穆通大铁矿,虽然品位差不多,但藏在热带雨林里,光修路成本就比皮尔巴拉高 3 倍,至今没法大规模开采。 全球资源格局都受这影响,澳洲占全球已探明铁矿储量的 30%,出口量超 50%。 中国是全球最大钢铁生产国,2024 年进口铁矿 12.37 亿吨,创了新高,其中 80% 来自澳洲和巴西。 力拓给中国运的铁矿累计 40 亿吨,这些矿石能造 2.3 万座鸟巢,供应依赖度一目了然。 这种依赖催生出更紧的资本合作,2025 年以来中国企业对澳矿产投资已达 97 亿美元。 这项目总投资 5.34 亿澳元,产出的铁精矿通过华菱钢铁的包销协议直接进中国市场,省了中间贸易环节。 包钢和澳洲 CXM 公司成立合资企业开发班格鲁磁矿,出资 4000 万澳元拿 50% 股权,投产后每年能得 300 万吨高品位矿。 合作早不是 “单纯买矿” 了,宝钢投 2.856 亿澳元成了 Aquila 公司第二大股东后,帮对方从中国金融机构拿到低成本融资。 华菱钢铁和 FMG 的协议里,也有融资支持条款,帮对方扩建港口铁路,换未来十年稳定供货。 西坡项目中,宝武持股 46%,不光每年能拿 1150 万吨矿石,还能参与矿山管理,掌握生产运输节奏。 国内资源利用的技术突破也在加速。 2025 年 9 月,工信部等八部门发了工作方案,支持低品位铁矿采选技术攻关。 鞍钢弓长岭铁矿把品位 25% 以下的矿石利用率提至 85%,用新型磁选设备后,每吨铁精矿成本降 80 元。 包钢攻克了白云鄂博矿综合利用技术,提铁的同时回收稀土、铌,让低品位矿收益涨 3 倍。 全球多元供应体系也在建。 中国钢企和巴西淡水河谷签了五年补充协议,年供货量从 4500 万吨增至 6000 万吨。 非洲几内亚西芒杜铁矿 9 月已启动首批开采,1 号和 2 号区块的堆取料机都用上了,年底就能运营,中方参与企业能拿到年供 3000 万吨的份额。 塞拉利昂唐克里里铁矿靠中国贷款扩建,产能从 1500 万吨提至 2500 万吨,产品优先供中国。 这些布局已经改变了贸易结构,2025 年前三季度,中国从澳洲进口铁矿占比从 72% 降到 65%,巴西、非洲占比分别升至 20% 和 8%。 现在澳巴在进口中的占比已跌破 70%,俄罗斯对华出口增幅超 22%,还能用人民币结算。 业内算过,要是国内低品位矿利用率到 90%,每年能少进口 1.2 亿吨,相当于力拓半年的对华发货量。 澳洲矿山也在适应变化,力拓和宝武共建绿色矿山实验室,研发低碳采矿技术。 FMG 和中国企业合作建氢能运输车队,降碳排放,贴合中国 “双碳” 要求。 这种技术绑定,让合作不止于买卖。 中国在铁矿领域的应对逻辑很清楚:承认澳大利亚的资源优势,靠合规合作保短期供应; 更要靠技术创新和全球布局,降低单一依赖。 产业安全从来不是靠 “老天爷赏饭”,而是建自主可控的供应链。 这种务实策略,正在全球资源博弈里显露出韧性。 信源:澳洲没像样工厂为什么却富得流油?-幸运地小姐姐
放眼全世界,老天爷真正赏饭吃的其实就俩地方:第一就是澳大利亚的铁矿,严格来说,那
高干评世界
2025-10-14 19:41:53
0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