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评价中国人,与鲁迅天差地别 最近,看到一段文:“中国人在安全的时候最勇敢,

南山樵夫 2025-10-15 21:27:11

林语堂评价中国人,与鲁迅天差地别 最近,看到一段文:“中国人在安全的时候最勇敢,在危险的时候贪生怕死,在弱者面前是强者,在强者面前是奴才,在善良面前非常凶狠,在罪恶面前却是惊人的沉默。”——林语堂。 这段话出自于林语堂的《吾国吾民》,创作于上世纪30年代。某人推出这个东西的时候,他个人思维逻辑中大概率是赞同的,说明他与林语堂在灵魂上是相通的。这段话的适用群体,不应该是中国人,不应该是正经的中国人,而应该精准为林语堂、胡适、梁实秋、周作人、傅斯年、钱穆、柏杨这类所谓民国大师。但在民国大师横行泛滥的日子里,中国人民恰恰是遭受苦难最深的时代。 但是,说这话的人,认同林语堂这句话的人,他们永远无法合理解释以下三点: 一是为什么中国历史上那么多农民起义?中国古人是不是很有钢条,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慷慨悲歌,英勇无畏。 二是为什么中国人民能在中共领导下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是不是先贤前赴后继的斗争,才有革命的从胜利走向胜利。 三是为什么中国人民能够把经济规模做到世界第二。并在各个领域斗争中继续上升前进,并崛起复兴。 但林语堂这段话也适用当今那些公知、汉奸、卖国贼、恨国党。 无论推此句是谁?教育精英也罢,社会精英也罢,应该是根红苗正,有正确认知,总感觉他不应该推崇林语堂的话。 有人说,林语堂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就是他说的那样,和现在不一样。但是鲁迅也是经历上世纪30年代的人,看看鲁迅对中国人是怎样评价的。 与林语堂不一样的是鲁迅,与之同时代鲁迅就看好中国,看好了中国人民的脊梁。他关于民族脊梁的原话是:“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看到差距了没有?一样的大师,不一样的境界。我们正经中国人都是与鲁迅在灵魂上是相通的。鲁迅的慧眼能看到希望——“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未来。” 幽暗与光明,晦涩与敞亮。在对照林语堂与鲁迅的两段话以后,我们作为中国人应该感到自豪,我们有战士基因,我们有顽强不屈的奋斗精神,我们对我们的事业自豪而执着,我们对我们的胜利充满希望。

0 阅读:62
南山樵夫

南山樵夫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