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尸体下山要7万美元/具,目前珠峰上有340多具尸体,去年的春季又新增12具遗体。图1的一面小红旗代表一具尸体,越接近峰顶尸体分布越密集。海拔超过8000米后,人体会进入缺氧、严寒、脑水肿风险飙升,一旦倒下几乎无法获救。珠峰是很多人的梦想之地,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露天坟场”。 关键是这地方的 “退房” 成本高得离谱,搬一具尸体下山要 7 万美元,折合人民币快 50 万了,这还不是有钱就能办的事。 核心问题出在海拔 8000 米以上的 “死亡地带”,这儿的氧气含量只有海平面的 27%,空气压强低得吓人,人体在这儿的最大摄氧量连平地的一半都不到,强壮的人在这儿慢走都跟跑完马拉松似的喘,更别说扛着东西移动了。 温度更是没个准头,哪怕是登山旺季的夏天,晚上也能跌到零下 40 度,寒风刮起来能到 100 多公里每小时,人在这儿只要倒下,脑水肿、肺水肿说来就来,基本没有获救的可能,去年春季那 12 个死者里,就有几个倒在三号营地附近,身边的人眼睁睁看着,连伸手帮忙的力气都没有。 就说搬运这事儿,根本不是找几个人扛着走那么简单。得专门找最有经验的夏尔巴人,一般要 6 到 8 个人组队,还得提前备齐装备:轻量化的钛合金担架、能扛住冰壁摩擦的结实绳索,光氧气瓶就得每人备 4 个,每个氧气瓶至少 400 美元,这一项开支就得 2 万美元左右。 2017 年有个夏尔巴人跟着团队去搬遗体,半路上突发肺水肿,没等撤到低海拔就没了性命,现在想请他们干活,除了基本工资,还得给 “风险红包”,毕竟在他们的观念里,触碰尸体可不吉利,没足够的钱没人愿意冒这个险。 而且搬运的过程比登天还难。遗体在极寒环境下冻得硬邦邦,四肢关节全僵住了,重量能比生前翻好几倍,得先用热水一点点化冰,有时候化两三个小时也只能化开表面一层。 2021 年有个印度团队想把著名的 “绿靴子” 挪走,带着工具凿了半天,也只掉下来几块碎冰,最后还被网友骂 “别折腾他了”,只能草草收场。 好不容易把遗体裹进尸体袋绑在担架上,还得用绳索系统一点点往下放,从 8000 米到 7900 米的四号营地,这短短 100 米就得走大半天,一步踏错就可能连人带尸摔进万丈冰崖。 更别提直升机根本派不上用场,2012 年有架直升机试着在 7200 米处救援,刚靠近就失控坠毁,机上 3 个人全没了,现在没人敢用直升机碰 8000 米以上的遗体。 这些尸体就这么留在了山上,慢慢成了登山者的 “路标”。最出名的 “绿靴子” 是 1996 年遇难的印度登山者泽旺・帕尔乔,他蜷缩在北坡登顶的必经之路,那双亮绿色的靴子成了后来者判断距离峰顶还有多远的标志,二十多年过去,遗体因为高寒干燥近乎木乃伊化,就那么安安静静待在那儿。 还有被称为 “睡美人” 的美国女登山家弗朗西斯,1998 年她成了首个无氧登顶的美国女性,却在下山时氧气耗尽遇难,她的丈夫后来找到她的遗体,最终选择让她留在这座她深爱的山巅。 现在南坡因为路线热门,堆了 200 多具遗体,占了总数的六成以上,北坡虽然定期清理,也还有 120 多具,有的趴在雪地里,有的靠在冰壁上,成了最扎心的 “警示标”。 更无奈的是,这事儿还在恶性循环。尼泊尔旅游局数据显示,2024 年春季光南坡就有 500 多人登顶,人多了就容易拥堵,去年 5 月希拉里台阶就因为拥堵引发雪塌,5 人坠落 2 人失踪,这种情况下出事的概率只会更高。 而 30% 的家属要么凑不出搬运费,要么像 “睡美人” 的丈夫那样选择让亲人留下,毕竟登山保险大多不包遗体搬运,7 万美元对普通家庭来说就是天文数字。 尼泊尔政府也曾想过折中办法,把遗体推入冰川裂缝,但这也得先找到遗体,去年新增的 12 具里还有几具卡在冰缝里,连影子都找不到。 说白了,珠峰从不是谁都能征服的游乐场,那些小红旗插着的不仅是遗体,更是一个个教训 —— 这儿的规则从来由珠峰自己定,哪怕你带着再多梦想和钱,扛不住环境的考验,最后也只能变成山上的一抹痕迹。
搬运尸体下山要7万美元/具,目前珠峰上有340多具尸体,去年的春季又新增12具遗
康安说历史
2025-10-16 15:49:23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