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朱枫烈士本人,不是演员。 她出生富商家庭, 从小喜欢木兰从军,秋瑾革命的故事。 1937年,她卖掉金石字画用于支援抗战,开办“镇海技艺传习所”收留难民; 1938年,她为武汉新知书店捐款500大洋; 1939年,她为台湾抗日义勇队捐款800大洋。 这位富家千金本可安享荣华,却选择了一条荆棘之路。乱世中多少人明哲保身,她却变卖家产支援抗战,连传习所都成了难民的诺亚方舟。 1939年那笔给台湾义勇队的捐款格外刺眼。当太多人还视台湾为化外之地,她早已看清两岸同胞血脉相连。这份超越时代的视野,至今令人震撼。 查阅史料发现,她牺牲时胃里仅存几粒未消化的花生米。这位吃惯珍馐的大家闺秀,最后的日子竟与饥寒为伴,这种反差让人心尖发颤。 如今某些标榜爱国的人,连转发条微博都要斟酌利害。看看朱枫,她捐出的可是真金白银,是身家性命,是四十三岁的灿烂年华。 我们总说铭记历史,却常把英雄简化为课本里的铅字。朱枫们有温度有抉择,会害怕却依然前行,这才是最该被记住的模样。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用户13xxx80
一直在追剧,也感叹这么好的题材为啥才拍成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