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穷人来说,要“变”得富有,可能比付出更多的东西,就是——改变自己的想法。思想发生了变化,就能更快地赚钱,也能享受到更多的社会资源,“华人首富”李嘉诚,从贫穷走向富裕,就是最好的例证。
李嘉诚出身于书香之家,自幼随父母移居香港,与叔父相依为命。可惜十四岁时,其父病逝,李嘉诚早早退学,独自一人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
李嘉诚在一家茶楼当服务员,赚了不少的钱,养家糊口。李嘉诚年纪不大,又不是本地人,所以他就成了茶馆里最忙的一个。别人都去睡觉了,李嘉诚还要跑来跑去,烧开水,倒茶,招待宾客,这让李嘉诚这几天,也是焦头烂额。李嘉诚在登上亚洲首富宝座后,曾对媒体表示:「那时的生活,真的是一种煎熬,可以说,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能看到万家灯火。」
在很多人看来,十四岁的李嘉诚,其锋芒早已被那时的艰苦和繁忙所磨去,失去了他的进取心。然而,正如历史上所有伟人那样,李嘉诚并未因逆境而颓废,反而以卧薪尝胆的精神鞭策自己勇往直前。由于李嘉诚很有信心,所以他每天都尽可能地在有限的时间里多看一些书,提高自己的能力。
李嘉诚那时候,每天睡眠只有4个小时,其他的时间,他都在看书。随着他知识的增长,李嘉诚也在积极的改变自己的想法,他觉得,给别人工作,是没有前途的,要从贫穷走向富裕,就要成为自己的主人。
改变了想法,李嘉诚决定离开茶楼,是因为他认为,如果继续呆在茶楼里,是没有什么希望的。那时候李嘉诚的叔叔庄静庵,在香港也算得上是一号人物,而他公司的一些维修人员,也都纷纷离职。所以李嘉诚就在叔叔的公司当了个学徒,跟一个老表匠学了一门手表的修理。
在叔叔的公司工作了两年,李嘉诚从一个不懂手表的学徒,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名熟练的手表维修师,工资和生活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但当大家都认为,李嘉诚这辈子,都要当一名修理工的时候,李嘉诚已经辞去了他叔叔的工作,去了一家塑料工厂,当起了销售员。李嘉诚放弃舒适的生活,回到艰苦的环境,是因为他的思想已经被灌输了经济学的思想,并且进行了改造。李嘉诚认为,他要做的,就是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最大,这样他就有了翻身的机会。
可以说,李嘉诚的思想一直在变化,这是他这辈子最重要的决定,也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决定。李嘉诚在塑料工厂工作的时候,就练就了一身出色的销售技巧,这也是他日后做生意的本钱。从1950年代李嘉诚创办长江塑料工厂,到他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李嘉诚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也一直在改变他的金融理念。
从李嘉诚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思想是否进步,对他的人生起到了很大的影响,这不仅仅是让他成为一个富人,更是让他在商业上获得巨大的成功。
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增长,如果人们的财富理念不发生变化,他们就不能从社会财富的飞速增长中获得更多的利益,他们的生活质量提高的速度将会大大滞后于社会财富的增长,这就导致了他们的生活水平日渐落后。因此,穷人想要成为富人,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思想,“与时俱进”,而不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就像李嘉诚,如果他一直在茶楼里当服务员,又或者是当个销售人员,他也不可能走到今天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