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买就跌!我攒了三个月工资买的金镯子,一夜之间亏了三千!”今天凌晨,王姐盯着手

自由芒果 2025-10-18 16:40:14

“刚买就跌!我攒了三个月工资买的金镯子,一夜之间亏了三千!”今天凌晨,王姐盯着手机里跳动的金价数字,气得直拍大腿。10月17日晚间,国际黄金市场突然“变脸”——现货黄金从4300美元/盎司的高位直线跳水,最低跌到4180美元,收盘勉强守住4251美元;白银更惨,暴跌5%,创下近半年最大跌幅。这场“黄金过山车”,让无数刚入手的投资者成了“高位站岗”的冤大头。 从狂欢到崩盘:25%涨幅后的“集体收割” 这波黄金行情,其实早有预兆。8月下旬以来,伦敦金现货价格像坐了火箭,从1900美元一路冲到4300美元,两个月涨幅超25%。有人算过账:要是8月底投10万买黄金,现在账面能赚2.5万。可市场从来不会让所有人赚钱——10月17日晚,美股突然反弹,道指涨0.52%,标普500涨0.53%,科技股集体翻红。与此同时,美国政府释放“贸易局势缓和”信号,避险情绪瞬间退潮。黄金这个“避险之王”,就这么被市场“抛弃”了。 国内金饰市场也跟着遭殃。老庙黄金足金饰品从1279元/克跌到1262元,周大福、周生生等品牌纷纷下调价格,跌幅普遍超过1%。有销售员吐槽:“昨天还有顾客抢着买金条,今天全来问能不能退。”更扎心的是,上海黄金交易所和工商银行早在前几天就发了风险提示,提醒投资者“理性投资”,可惜没人当回事。 谁在背后“捅刀”?地缘政治、美股、关税的三重暴击 这波暴跌,表面看是技术调整,背后却藏着三股“暗流”。 第一股是地缘政治缓和。10月17日,特朗普和泽连斯基会面后,排除了“美俄乌三方会谈”的可能,市场对冲突升级的预期降温。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更直接放话:“普京和特朗普的会晤可能在两周内举行。”地缘风险一降,黄金的避险需求自然跟着跌。 第二股是美股“抢钱”。当天美股三大股指全线收涨,科技股集体反弹,特斯拉涨2%,苹果涨近2%。资金从黄金市场流向股市,就像把水从高处的池子引到低处——黄金这个“池子”水位自然下降。 第三股是关税“利空”。特朗普当天签署行政令,宣布从11月1日起对进口卡车和客车加征关税。市场担心贸易战升级,工业金属需求可能受挫,连带把白银也拖下了水。 机构喊“继续涨”,散户该信谁? 有意思的是,暴跌之后,机构反而更看好黄金。美国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的分析师喊出“2026年黄金到5000美元”,渣打银行把明年均价预期上调到4488美元,高盛更激进,直接预测2026年底能到4900美元。他们的逻辑很简单:全球央行还在疯狂买黄金,中国央行最近又增持了16万盎司;美元信用在下降,各国都在找“去美元化”的替代品。 但散户们已经慌了神。社交平台上,“刚买就跌”的吐槽刷屏,有人后悔“没听银行风险提示”,有人调侃“黄金涨起来像蜗牛,跌起来像火箭”。更讽刺的是,美国银行10月的调查显示,43%的投资者认为“做多黄金”是最拥挤的交易,但39%的人自己根本没配黄金——大家都想“抄底”,结果一起成了“接盘侠”。 现在该跑还是该留? 说到底,黄金这波暴跌,暴露的是市场的“贪婪与恐惧”。涨的时候,大家追着买,生怕错过;跌的时候,又急着卖,怕亏更多。可投资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题——黄金的长期逻辑没变:全球经济不确定性高,地缘风险还在,央行还在囤金。但短期波动谁也说不准,毕竟市场情绪就像六月的天,说变就变。 所以,问题来了:你是会相信机构的“长期看涨”,赶紧补仓?还是会被今天的暴跌吓到,赶紧割肉?或者你觉得,黄金根本不该是普通人的投资首选?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毕竟,每一次市场的“暴风骤雨”,都是检验我们投资智慧的最好时机。而黄金的“过山车”,才刚刚开到半山腰。 来源:头条热搜

0 阅读:4

猜你喜欢

自由芒果

自由芒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