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来中国对荷兰就一个态度:不豁免不谈判,直至将其彻底打服!要的就是树个“帮

柳淮蕊 2025-10-20 17:53:38

现在看来中国对荷兰就一个态度:不豁免不谈判,直至将其彻底打服!要的就是树个 “帮凶必受罚” 的典型。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10月17号荷兰经济事务大臣卡雷曼斯,急着喊话求谈判,可就在6天前的10月11号,他们还拿着冷战时期的《货物可用性法》当尚方宝剑,强行罢免安世半导体的中国籍CEO、冻结企业资产,那架势仿佛抢到了多大的便宜。 这事也压根不是荷兰嘴硬说的“自主决定”,明眼人都能看出是给美国递投名状。 9月29号美国刚公布新的限制清单,把安世的母公司闻泰科技列进去,要求“换掉中国管理层否则禁入美市场”,才10月2号荷兰就悄悄冻结了安世,在奈梅亨的工厂和账户,两份文件时间差不到五天,这叫“纯属巧合”? 彭博社早就扒出,新规发布前一周美荷开了三次线上会,议题就围着闻泰科技转,荷兰以为抱上美国大腿就能稳赚不赔,既讨好了主子,又能把安世这颗“汽车芯片明珠”攥手里。 要知道安世的功率芯片,供着全球近三成新能源车,可他们忘了,这公司的核心产能、技术团队、供应链全扎根在中国,自己抢来的不过是个空壳子,就像抢了方向盘却没拿车钥匙,纯属自欺欺人。 中国的反制也来得又快又准,没一句废话,招招都打在荷兰的痛处。 外交部10月17号直接定性,说这是“破坏市场规则的保护主义”,一句话就撕了荷兰“国家安全”的伪装。 但真正的杀招在商务部手里:第一招釜底抽薪,直接切断安世荷兰总部的“粮草”,命令东莞的核心工厂不准发元件过去,连代工厂都得停合作,安世七成产能在中国,荷兰的工厂瞬间成了没零件的废铁。 第二招精准掐脉,稍稍收紧稀土出口阀门,要知道ASML的光刻机、欧洲车企的电机全靠中国精炼稀土,这一下整个欧洲高科技产业链都得喊疼。 荷兰本想拿供应链当筹码,结果发现自己才是被供应链卡脖子的那个。 我们动用手段后,局面反转竟快得让人瞠目结舌,10月15号安世一封停产预警函,直接把全球车企炸懵了。 德国大众CEO当天就打电话摊牌:“每天5000辆电动车生产线,芯片下周不到就停工,损失你荷兰赔”,宝马、奔驰跟着施压;连美国通用、福特都急了,直接找荷兰驻美使馆投诉,扬言要告到美国政府。 荷兰想帮美国办事,结果把美欧车企全得罪了,这下才真是骑虎难下。 国内更是乱成一锅粥,奈梅亨大学算过账,安世工厂一年给当地带来两亿欧元收入,冻结令若持续半年,直接失业就得两千人,小城总共才十八万人口,根本扛不住。 ASML更慌,中国市场占它营收三成,年底还有几十台光刻机等着出货,CEO急着公开喊话“要合作不能切断”,话里全是对政府的不满。 到这时荷兰才后知后觉闯了大祸,10月17号赶紧放软姿态求谈判,可中国凭啥答应,当初他们动手时有多蛮横,现在求饶就有多狼狈。 荷兰议会要风险评估报告,经济部拿不出来;议员发起质询,只派个副手念稿,连数字问题都不敢答。 这种连自圆其说都做不到的“谈判请求”,根本没诚意。 更关键的是,中国就是要借这事立规矩,在芯片战里,谁当美国的帮凶,谁就得付出代价。 荷兰是ASML的老家,在半导体领域分量不轻,把它打服了,才能让韩国、日本这些跃跃欲试的盟友看清:跟着美国搞“泛化安全概念”,抢中国企业的资产,最终只会砸自己的饭碗。 有人觉得中国这么做太强硬,可这强硬纯属是被逼出来的。 这些年美国拉着盟友搞围堵,今天卡光刻机,明天冻资产,把市场规则当擦脚布,荷兰这次开了个坏头,要是轻易豁免,明天就有更多国家跟风效仿。 外交部说得明白,“中方将坚定维护自身正当合法权益”,在这次安世事件中,中国能稳坐钓鱼台,靠的是对产业链的掌控力。 从稀土精炼到芯片封装,关键环节都在咱们手里,荷兰抢得走注册名,抢不走实实在在的产能。 欧盟委员会都看不过去,出来打圆场“别拆了欧洲的台”,其实就是怕荷兰把阿斯麦、恩智浦这些巨头拖下水。 现在荷兰成了里外不是人的笑话,想当美国的马前卒,却没本事扛后果;想抢利益,又没看透供应链的命脉在哪。 中国之所以“不谈判”,就是要让它彻底醒悟:霸权的饭不好吃,帮凶的罪不好担。 最近两天,荷兰国内企业还在给政府施压,ASML的出货计划悬着,车企的订单跑着,议员的质询盯着,这都是当初草率站队的代价。 如此看来,这不是简单的企业纠纷,是全球化时代“霸权逻辑”和“规则逻辑”的碰撞。 荷兰选了前者,就得受惩罚;中国守后者,就必须得硬气。 树这个典型,就是要告诉全世界:谁尊重契约精神,谁就能好好合作;谁跟着霸权瞎折腾,谁就等着被产业链教做人。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0
柳淮蕊

柳淮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