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 谭静怡 周日,澳大利亚墨尔本一场抗议活动引发广泛关注。期间,警方动用橡胶子弹、胡椒喷雾等非致命性武器驱散人群,引发部分民众与权益组织质疑。维多利亚州警察部长随后公开为警方行动辩护,强调在特定情况下采取相应武力措施是保障公共安全与秩序所必需的。 此次抗议活动起初为和平集会,但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多以及部分激进分子的加入,现场气氛逐渐变得紧张。部分抗议者与警方发生对峙,有人试图突破警戒线、投掷杂物,并阻塞交通要道,导致公共秩序受到严重影响。为防止事态进一步升级,警方在多次警告无效后,决定使用胡椒喷雾及橡胶子弹等装备驱散人群。 维多利亚州警察部长在记者会上指出,警方在处理大规模公共事件时始终以“降级冲突、保护生命”为首要原则。他强调,游行活动中出现了“少数但极具破坏性的个体”,其行为不仅危及警员安全,也对广大市民及公共财产构成威胁。 “当口头警告、物理屏障及常规防暴手段无法阻止暴力行为时,警方有权依据法律与操作指南,使用相应级别的武力工具,”部长表示,“橡胶子弹与胡椒喷雾属于非致命选项,其目的在于有效制止危险行为,并最大限度减少伤亡风险。” 他进一步说明,所有使用的装备均符合安全标准,且警员在接受严格培训后方可操作。现场指挥人员会根据受威胁程度、人群密度及环境因素综合评估,然后采取“适度、合法且必要”的武力行为。 事件发生后,舆论呈现两极分化。部分市民及社区领袖支持警方果断行动,认为在暴力行为面前,强力干预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必要手段。一名当地商户代表称:“抗议权应受尊重,但绝不能容忍暴力与破坏。警方保护了我们的安全与生计。” 然而,也有抗议参与者及人权组织对警方措施提出强烈批评。他们质疑橡胶子弹与胡椒喷雾的“非致命”标签,指出过往案例中此类武器曾导致严重伤害,甚至永久性残疾。澳大利亚公民自由联盟呼吁对警方使用武力的具体情境进行独立调查,并要求公开执法视频与行动指南细节。 法律专家指出,澳大利亚警方在使用武力方面拥有法定裁量权,但其行使必须符合“合理性”与“比例原则”。墨尔本大学公法教授指出:“判断警方行动是否得当,需审视其是否在穷尽非暴力手段后采取行动,以及所用武力是否与所面临威胁相称。” 同时,警务改革倡导者建议加强冲突降级培训,并推广使用更具针对性、伤害风险更低的控制手段,例如水炮、声波装置等,以减少大规模人群控制中对非致命武器的依赖。 注:本文为亚太日报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泽连斯基:是维特科夫向普京提出了将顿巴斯割让给普京的想法乌克兰总统透露,正
【3评论】【3点赞】